□周言
据统计,今年以来,普陀累计支出直达资金5.89亿元,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和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等方面,以民生财政连接起万千民心。
政府主动过“紧日子”,为的是老百姓过“好日子”。今年以来,普陀压减非急需非刚性项目预算资金和一般性支出预算资金,整合财力集中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需要和重点项目支出。在“钱到位”的前提下,一系列惠民举措也顺势而出,这份高质量的民生答卷力透纸背,温暖人心。
许多老百姓家里都有一本账,上面记录着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帐记清了,就知道钱花在了哪里,要怎么花才更合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也要记好“家”里的这本账,因为家庭成员多,除了要把钱花得公开透明,还要兼顾不同成员之间的不同需求,把有限的钱花出效果来。
一处处老旧小区得到了改造,越来越多的人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医疗权益,一项项兜底措施让困难人群得到了保障……这一笔笔切切实实花在老百姓身上的钱,凝聚了民意、浸润了民心,浓缩成沉甸甸的“民生”二字。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例,2019年至2020年,普陀推进老旧小区改造500余幢,这种财政倾斜性投入带来的是群众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实实在在的举措,真金白银的投入,真切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指数。
普陀提出,到2025年,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这其中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是关键。要解决这些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民生财政的投入力度。保证民生财政的供给考量也是政府部门的治理智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减税降费也带来不小的财政收支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将省下来的钱更多投向民生项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群众在共享富裕中更添共促富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