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每日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为确保辖区群众安全选购、食用和储存食用植物油,区食药安办发布食用植物油消费提醒如下: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以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油品经科学调制而成的食用植物调和油,这些每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美食“催化剂”,都是以植物油料为原料精制而成的食用油脂,它们有个统一的“名号”——食用植物油。
大多数散装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和安全性难以保障,建议消费者尽量在正规商超里购买预包装的食用植物油,同时最好选择离生产日期比较近的、在保质期内的产品。挑选食用植物油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闻气味:产品应具有植物油固有的香味(如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如有异味,可能是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超标。
二看外观:质量好、精炼程度高的食用植物油应该是澄清、透明的,并具有该品种食用油特有的色泽,不含杂质。
三查标签:应尽量挑选大型或名牌企业的产品,标签中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产品等级、是否为转基因产品、储存条件等标注应齐全清楚。特别要注意配料表,纯正的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橄榄油等植物油的配料表中应只有一种原料;调和油的配料表中有多种原料,要注意原料的排列,并且要标出各种油脂所占的比例。
按照相关标准,大多数食用油的标签上会有“一级”“二级”或“三级”字样,很多消费者认为等级越高油品的质量就越好,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等级越高,只代表精炼程度越高。级别高的油虽然在加工过程中除去了有害物质,但流失的营养往往也越多,比如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不必过于在意等级,可以按照口感选择,比如不喜欢大豆油的豆腥味,就可以选择一级大豆油,它比三级的口感好;喜欢花生的香味,就选择压榨花生油。
长期放置的食用油非常容易在空气中氧化变质,食用氧化变质的食用油可能会造成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拉肚子等症状,长期食用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所以,对于过期变质的食用油,一定不要继续使用。生活中如何辨别食用油是否过期,一是要注意观察它的保质期,二是能否闻到哈喇味。建议消费者存放食用植物油时,应密封、避光、低温、忌水,要远离氧、光照、高温、金属离子和水等促使油脂氧化的因素。食用植物油开封后最好在3个月内吃完。
食用植物油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等,还可以改善菜肴风味,提高食欲,但消费过量、脂肪摄入不合理也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多发的重要诱因。为避免油脂摄入过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以不超过25-30克为宜,可以使用控油壶控制用量。日常生活中推荐多用蒸、煮、炖、水滑、熘、拌、汆等少油的烹饪方式,少吃油炸食品;另外,餐馆菜肴一般都是高油高盐,所以应减少在外就餐的频率,以利于控制油脂摄入。
舟山市普陀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