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以自然为课堂 厚植生态底色

——来自普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宣教工作走深走实的报告

□通讯员 唐毓蔚 记 者 徐丽佳

近日,在莲花洋雕塑公园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学”系列活动现场,20余名小学生戴着上手套、手持颜料,全神贯注地在贝壳上细细描画,探究身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这是我区强化生态文明宣教力度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区生态环境分局以公众参与生态实践活动为载体,聚集社会各类场所资源,创新宣教形式、加大宣教力度,将生态文明宣传延伸到山河湖海,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市井生活,引领公众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一)

注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和抓手,这是我区强化宣教工作的亮点之一。近年来,我区相继开展了“美丽普陀,我是行动者”海洋净滩公益行动、“绿色企业”参观活动、“生态文明宣传月”系列活动,组织公众参与海洋保护、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并在全市首倡环保科普电影下乡活动,组建生态文明讲师团举行讲座,在学校、社区播撒生态文明“绿色种子”。

去年8月,在东港莲花洋广场举行的“两山集市 生态WE来”展会,更是集合了各种新颖的宣传形式。美丽经济MARKET、蓝色海湾“益”行区、绿色生活WE来展、生态自然体验室、生态研学行联盟社、生态红利共享馆、生态WE来营地等7个活动区域,以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传递出生态文明理念。

同时,加强线上宣传力度,举行环境知识竞赛、开展绿色低碳典型引领等网络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度。经相关部门的调查表明,普陀的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知晓率)连续8年持续攀升,并连续两年(2019-2020)获全市第一。

(二)

白色帐篷点缀着“小山”和“小水”、栩栩如生的生物标本依次排列、绿色的答题纸随风飘动……这是6月5日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的一个场景。本次宣传活动内容和形式极具创意,活动一经亮相吸引众多公众的目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增强宣教活动的创意性、创新性,增强宣教效果,是我区推进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的又一亮点。前不久,我区联合浙江海洋大学专家聚焦普陀本土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学行活动,首次进行网络视频直播,让公众更直观地认识和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产生积极的社会反响,取得很好效果。

今年3月31日,全省首次“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圆桌会在舟山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界以及环保NGO等10余名代表发言交流,共同探讨持续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途径和作用,打通基层社会环境治理“最后一公里”。此后,在区生态环境分局组织下,公众走进普陀生态环境监测站、东港清新空气站,“零距离”接触认知环保生态工作。

通过环保设施开放、自然体验、互动课程等各类活动的扎实开展,推出“一图读懂”、短视频等形式新颖的环保科普以及新媒体平台开设环保“云课堂”“云讲座”,让公众足不出户就可开启绿色之旅,活动内容和形式越来越接地气、聚人气,社会各方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增强,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

着眼“十四五”,绿色点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宣教引导的力度,创新多样化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环保设施开放领域,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1-11-03 ——来自普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宣教工作走深走实的报告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72138.html 1 3 以自然为课堂 厚植生态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