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村口老井潭

□力女

老家的村门口,有一口水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村里的人们都称“老井潭”。这口老井约十多米深,井口方形,用四根石条砌成,井身是圆形,用石块垒筑而成。由于年久,井里的石头上长起了厚厚的青苔。

整个村子里人们喝的水、洗涮用的水,都从这口井里汲取。井口四周铺着厚厚的大石板,以方便村民挑水、洗衣等。井水满的时候,一弯身就可以舀到水。村妇就可以在井边的石板上洗涮,洗菜的水流入井边的水稻田里,因此,这块井边水稻田的庄稼总比别处长得好,稻苗嫩绿绿,稻谷金黄黄。

小时候,我常去井潭边玩,水稻田里的大青蛙会跳上井四周铺的大石板上来歇歇,我时常偷着去井边的水稻田里抓青蛙、捉泥鳅、拾田螺,每到早晨太阳丈把高和傍晚快要下山岗的时候,田螺最多,大大小小的田螺爬在田面上,有句谚语“日头降岗,田螺拜堂”……每当我玩到兴头上时,会听见祖母满村子喊我的小名,她生怕我翻落井里,而我故意装作没听见,只管自己玩乐。不一会儿,祖母就会气冲冲地来到井边,赶我回家,在井边洗衣裳的婶婶们哈哈笑着对我说:“看你祖母多疼你呀!”可我会羡慕婶婶们,“你们真自由自在啊!”老井潭装满了我童年的欢乐。

夏日的傍晚,井潭边可热闹了,村妇们挤在一块洗衣服,男人们光着膀子冲洗,打水的吊桶提上放下,水花四溅。人们有说有笑,小孩子在井潭上边的晒谷场上追逐嬉闹,一会儿玩“老鹰抓小鸡”游戏、一会儿玩“打三角”、一会儿“滚铁环”,大铁环上套着两只铁小圆圈,滚起来“沙拉拉”响个不停……夜幕降临,井潭边的喧闹声渐渐隐去。人们各自回家,在自家门口的院子里,一家人开始露天晚餐,村子里响起了碗筷声,偶尔飘来了酒香……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一年夏天,连续好几个月没下雨,河底朝了天,田里裂开了口,村里的人们喝的用的水,全靠这口老井潭了。由于久旱无雨,井水也慢慢浅了下去。老家是个小村,十几户村民经过商量,决定按户管井取水,每户人家轮到就在井边管一个昼夜,然后,可以挑一担井里的水。

轮到我家管井,我高兴得早饭也没吃就去管理,在井口盖上一块门板,人坐在门板上,这样谁也别想来井里取水。中午,烈日似火,大地冒着热气,我像坐在蒸笼里一样,尽管戴着草帽,还是汗如雨淋。直到傍晚,才有点儿凉快,父亲拿来水桶担水,父亲爬到井下,用瓢一勺一勺地舀到水桶里。这样一户一户轮换着管水,一直到了年关,旱情才总算解除了。

老井潭的水养育了这个小村的父老乡亲,也养育了我,我是喝着老井潭的水长大,并且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直至八十年代,村子里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但是,人们还是不愿废弃这口老井潭,村里专门修建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通往村口的井边。

每次回老家,我总要去看一看那口老井潭。现在,老井潭的水仍然是那么充盈,井水仍然是那么清澈,夏天的井水仍然是那么清凉,冬天的井水仍然是那么温和。村妇们仍然去井边洗衣、洗菜,孩子们仍然去井边玩耍,村子里的人们仍然享受老井潭井赐予的恩惠与欢乐。

2021-09-30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61178.html 1 3 村口老井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