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梦倩 通讯员 殷思丹)随着六横镇滚龙岙村一违规管理房被拆除,我区发现的违法违规建设“大棚房”问题点位已完成整治工作,并已通过市级验收。
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坚决遏制“大棚房”问题死灰复燃,我区自6月份起集中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通过多部门联动、精准排查,坚决遏制“大棚房”问题反弹,促进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省、市相关工作部署要求,我区迅速组织由农业、自然资源、公安等六部门组成的“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回头看”协调推进小组,综合协调推进全区清理整治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并制定《普陀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方案》,明确排查内容、主要任务、职责分工,落实相关责任,统筹推进整治行动。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整治工作中,以镇(街道、管委会)为单位,对辖区内农业园区、农业大棚、设施农用地进行全覆盖式大排查,做到逢园必进、逢棚必看、逢设施用地必查,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建立清理整治工作台账。
“这次整治,我们重点聚焦在耕地上、农业大棚内建造非农设施,以及农业大棚看护房建设面积严重超标这几类问题。”该负责人介绍,同时重点对2018年上报的11个“大棚房”问题和5个疑似问题全面查看整改情况。截至目前,共排查农业设施3220个,面积2576亩,发现违法违规建设问题1处。
“从‘11’到‘1’,是进步,也是一种信号。”该负责人表示,为杜绝“大棚房”问题反弹,我区每年将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督促各镇(街道、管委会)做好巡查工作,将“大棚房”反弹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接下来,我区将继续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对违法违规建设“大棚房”等非农设施占用的耕地,采取综合措施,恢复农业生产,守住耕地保护“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