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野
继新城实行智慧停车服务之后,普陀区域也开启智慧停车模式。7月31日8时起,首批577个停车泊位实行智慧停车;8月6日8时起,第二批621个泊位也将实行智慧停车。
停车难一直是城市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区有关部门在路边和街区施划了不少免费停车位,目前舟山本岛道路两侧的停车位共有2万余个,而去年全市小型汽车保有量已达16.9万辆,停车位存在明显缺口。即便如此,长期以来,公共免费停车位被少数人当作“私家车位”长期占用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公共资源使用显失不公和利用效率低下,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停车难,给群众正当出行停车带来了极大不便,民众要求改革停车管理的呼声十分强烈。
智慧停车将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城市停车位的采集、管理、查询、预订与导航服务,并利用差异化、人性化的收费政策杠杆调节,引导公共资源合理配置,让停车变得更智能更方便。这直击公共停车位使用“痛点”,不失为让公共车位“活”起来的良药。新城5月中旬推行智慧停车以来,接入泊位的日平均周转率从1.7次上升至5.8次左右,其提升使用效率、缓解停车压力的效果十分明显。普陀区域施行智慧停车的效果也值得期待。
智慧停车不是简单的收费停车,还具有公益性,这是一件民生大事和一道城市治理课题,涉及到有车一族与普通群众、有车位者与无车位者、高峰期停车与非高峰期停车、中心区收费与非中心区收费等诸多利益平衡。因此,要持续关注诸如泊位设置是否科学、价格收费是否合理等实施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以便今后改正完善。同时,还要加强服务管理,比如,当消费者遇到技术故障时怎样提供帮助,对故意欠费行为和故意不在智慧停车位停车行为如何打击等等,都考验经营者、管理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当前,我区智慧停车工作加紧推进。在数字化改革热潮涌动的大背景下,智慧停车系统整体布局、完善功能、综合施策、协同推进,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定能在带给群众良好体验感获得感和推动提升交通通行能力上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