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野
为确保已打第一针疫苗的群众在要求时间内完成第二针疫苗接种,我区在部分接种量较大的接种点首开接种夜间专场,助力形成社会免疫屏障。
经典的“木桶原理”可以很好解释为何政府倡导“应接尽接”——如果将每个人看作木桶的一块板,那么越来越多的人接种了疫苗,围起木桶的木板就会不断延长,木桶的容量随之增大,就能构筑起免疫屏障。而免疫屏障的效力如何、有无漏洞,最终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所以,防疫专家强调,只有达到70%至80%的群体接种率才能基本实现群体免疫。
今年以来,我区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有序推进,免疫覆盖人群越来越多、保护范围越来越广、抵御病毒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也要看到,与全区的人口规模相比,目前接种人数远未达到专家所说的群体免疫要求;而从疫情态势看,国内疫情不断零星散发,国外疫情持续蔓延,且不断出现变异毒株。如此看来,疫苗接种的步子必须加快。
加快疫苗接种步子,有关方面的工作须做得更好。当前,无论是保障第二针疫苗接种的策略调整,还是建设方舱式接种点以改善接种条件,或是接种时间延长至晚上,接种服务进一步优化,带给群众良好的接种体验,也将吸引更多群众加入到接种队伍行列。
加快疫苗接种步子,广大民众要积极行动起来。控制疫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种疫苗。大家应抓紧接种疫苗,才能让疫苗跑赢病毒,构筑起全民免疫保护屏障。这既是提升个体防御力的需要,也是普通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