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新老教师传递育人接力棒

□记 者 徐丽佳

通讯员 陈彦羽 黄朝云

沈一小教师郭雪芬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载,“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集于一身,耕耘讲台多年的她,始终不忘黄廷禹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和引导更多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刚毕业的郭雪芬在东极任教,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沈家门第一小学进行学习培训。这次学习机会让她印象深刻,看到了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距,也感觉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有这么多好的老师,努力学习的同时也常担心自己能不能像他们那样优秀。”

时任该校教导主任的黄廷禹是郭雪芬的师父,他带着郭雪芬和其他年轻教师一起听课、评课,分享授课技巧。在教学中,细心的黄廷禹察觉到郭雪芬内心的焦虑,因此在传授教学经验的同时,还时常鼓励她。“黄老师常说,一个好的教师,优秀的讲课水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对工作的热爱。”郭雪芬说。

在郭雪芬印象中,黄廷禹老师的办公室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阅读过的报纸和资料总是整整齐齐摆放着。在工作上,他长年坚持“六进六出”,早上6时上班,晚上6时下班,用心和学生朝夕相处,认真处理每一项学校事务。在关爱学生方面,他为家庭困难的学生送球鞋、学习用品,以及代缴学杂费等,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严爱相济、循循善诱,绝不放任自流。

“关爱学生是不求回报,但当对方因你而变得更好时,内心会很满足。”在黄廷禹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郭雪芬一直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同时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完善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环境。面对学生出现一些不良习惯或行为时,她会不厌其烦认真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一次,郭雪芬发现所在班级的一名女学生常以各种理由请假,并被发现上课期间在外逛街。为弄清情况,郭雪芬进行了家访。原来这名学生觉得平时作业太难,跟不上学习进度,遂产生了厌学心理,而家长因为做生意也无暇顾及,甚至默许了孩子的行为。“孩子才读小学,对未来还没有清晰认识,正是打基础的时候。”郭雪芬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她隔三差五上门做家长思想工作,同时为孩子补习功课,调节作业量和难度,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名学生终于跟上了学习进度。

多年来,郭雪芬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铭记着师父对自己的言传身教,并将这一切继续传递给年轻教师。

2021-06-28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30544.html 1 3 新老教师传递育人接力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