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予晖
6月10日,舟山市普陀区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脱贫帮扶的成就值得我们骄傲。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陀以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为目标,打造立体帮扶体系,全面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低收入渔农户,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降至1.62,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全区79.7%的行政村达到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对口帮扶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帮扶的成就,不仅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夯实了“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根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大背景看,无论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从普陀实际看,虽然脱贫攻坚成绩喜人,但城乡发展水平差距仍较大,一些偏远乡村“空心化”现象突出,部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水平仍不高,因病致贫、因灾返贫时有发生,帮扶脱贫地区的基础还较脆弱,可以说,实现”幸福普陀”目标、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渔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渔农村。乡村振兴局应运而生,正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全力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成立的乡村振兴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果说脱贫帮扶是解决“三农”领域的某些短板,工作可以单刀直入,那么乡村振兴就是实现“三农”更高形态、更佳状态的现实路径,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如何衔接,城镇与乡土如何融合,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在乡村如何聚集和实现裂变,针对不同情况如何推动五个方面乡村振兴等等,都是一道道需要认真攻克的课题、需要勇敢跨越的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乡村振兴大幕已经拉开。作为推进全区乡村振兴主力军的乡村振兴局,应该以巩固拓展脱贫帮扶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己任,顺发展所向、应百姓所求,找准自身职能定位,在巩固拓展脱贫帮扶成果、科学谋划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上强化担当,勇于作为,为“重要窗口”增添“三农”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