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
在普陀工作的罗女士去年在某短视频平台,结识一名“投资老师”,结果跟着参与网络博彩被骗100多万元。今年,她再次被那名“老师”洗脑,又被骗走285万元。罗女士的惨痛教训告诫人们,数字化时代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裹挟着诸多风险,唯有提升数字素养、增强数字智慧,才能做数字化时代的主人。
网络诈骗猖獗,并不能说明治安形势趋于严重,只是侵财型犯罪在数字化时代呈现新特点。由于数字化支付手段的普及,人们持有现金越来越少,加上监控探头无处不在、防盗门锁不断升级,曾经多发的盗抢案件随之减少。但不法分子不会因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金盆洗手,网络诈骗案件的多发正说明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已转至线上作案。这种情况下,人们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应及时转型,以免落入网络诈骗陷阱。
遏制网络诈骗,需要全社会共筑打防铜墙铁壁。其中,个体防范同样不可忽视。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上网同样需要扎紧篱笆, 只不过这种篱笆不是防盗锁、保险箱等传统的防盗神器,而是凭素养、靠大脑形成的无形防线。
显然,身处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加深数字认知、提升数字能力,学会正确应对网络带来的种种风险和挑战。比如,理性区分现实与虚拟,积极化解网络成瘾、短视频沉迷等困扰,着力解决注意力缺失、知识碎片化等问题,使自己真正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人,而不是被数字牵着鼻子走。如此,就会有足够底气抵御形形色色的网上诈骗局。不信网上掉馅饼、不求轻松发大财,多掌握防骗知识点、多了解骗术新变种,再狡猾的骗子也难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