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
今年“五一”期间,虾峙东晓村河泥漕一处利用闲置区域打造的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书咖生意兴隆。改变清一色的民宿经营模式,以民宿带动休闲娱乐的拓展经营,不但满足了游客多样化需求,还能“花样”盘活闲置农房,更好地实现村民增收。
近年来,虾峙民宿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也遭遇到发展瓶颈:一方面民宿不可能无限扩展,另一方面游客常有“除了看海景就是睡觉”的抱怨。虾峙镇因势利导,鼓励民宿经营者拓展“一宿一策”的二期工程,利用闲置资源打造融书咖、酒吧、咖啡厅、桌游等元素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花样”开发激活了更多闲置农房,既丰富了游客体验,又增加了村民收入,可谓皆大欢喜。
虾峙镇通过租赁、购买等形势盘活闲置农房,出台民宿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办法,并以三年免租金或逐年递增式租金等优惠政策,鼓励民宿业多样化发展,目前共建成民宿13家,在建民宿2家,8家民宿相继上马了二期工程。这些做法,无疑值得更多“旅游岛”借鉴。
眼下,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我区网红岛、打卡地越来越多。然而,在客流量不断增大的同时,“快进快出”的特点也相当明显。往往是,游客好不容易驾车坐船上了岛,看过海景、吃过海鲜、住过民宿就完成了体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使得旅游经济热闹有余创收不足。让游客放慢脚步留下来,才能摆脱对客流量的过度依赖,在深度游中实现旅游体验和旅游创收的双赢。
这就需要在丰富海上旅游项目的同时,大力开发多样化的岛上休闲娱乐功能,满足游客离岛慢生活的度假需求。毫无疑问,来自城市的游客乐于体验原生态的海岛生活,但原始风貌不等于低端落后、安静舒适,不等于单调乏味。因地制宜地开发休闲娱乐项目,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可以让美丽海岛更具风情,使游客在惊喜之余流连忘返,进而招徕更多的回头客、长住客。
民宿之外开发更多休闲娱乐场所,能盘活更多的闲置农房,改变目前存在的开发不充分、收益不均衡现象。与此同时,旅游服务业的兴起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转产转业,助推乡村振兴。去年,东晓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7.8万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崭新面貌。
当然,“花样”盘活闲置农房,还须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并注重“一岛一特色”错位发展,避免一哄而上的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