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我区举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研学活动

让生物多样性观念走进公众

本报讯(记者 徐丽佳 通讯员 唐毓蔚)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主题为“呵护自然,人人有责”。当天,区生态环境分局在沈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学活动,共有20余组家庭参加。

当天上午8时30分,各组家庭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启生物多样性保护研学活动之旅。制作叶脉书签是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孩子和家长一起,轻柔地洗刷煮制过的叶子,随着刷子在叶面上不断来回刷动,叶片变得薄如蝉翼,再经过吸水纸吸干夹入透明膜后,一张独一无二的叶脉书签便制作完成了。

书签制作完成后,各组家庭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沈院小路,认识了解道路两旁的各类植物。“这是舟山新木姜子,是舟山市市树之一,也被称为‘佛光树’。”“这是香樟树,大家可以仔细闻一闻它的味道。”孩子们一路看、一路学、一路感受,并收集各类植物叶片。

为进一步探索植物奥秘,孩子们将沿途采集到的叶片作为画笔,一面刷上颜色,然后将其在画纸上印出,制作出创意十足的叶拓画。当天活动中,来自普陀小学的周贞伊认识了许多植物,还将其记入笔记本中。沈院内高大的乔木、丛生的灌木以及数不胜数的小草小花都让她感到很好奇,通过老师的讲解,她不仅认识了这些植物,了解了每一种植物的特点和习性,还明白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通过一系列活动,孩子们对生物多样性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家长邱丹燕表示,在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的沈院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研学活动,也让孩子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了自然生态的魅力,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保护意识。

据了解,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包含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多个层次。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观察学习实践体验,进一步让生物多样性观念走进公众,使公众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成效和重要意义,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增强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晓率、关注度和参与感。”区生态环境分局法规科科长项燕娜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陆续推出不同主题、不同受众群体的生态研学活动,倡导市民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物种多样性。

2021-05-24 我区举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研学活动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20447.html 1 3 让生物多样性观念走进公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