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让“普陀鲜味”舌尖相传

□大力

今年以来,我区通过推进“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普陀鲜味”进学校活动,加快落实百县千碗“五进工程”,让传统美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持之以恒推广“普陀鲜味”,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做大餐饮市场、助推旅游经济,可谓意义深远。

在推进“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普陀鲜味”活动中,脱颖而出的16道菜品浓缩着海味,散发着乡愁。这些美味佳肴,不仅做成灯箱展示在沈四小食堂的墙面上,还落实到菜单端上了学生餐桌。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回家后依样画葫芦,开展了一场“云上”厨艺大比拼。可以相信,通过百县千碗进社区、进A级景区、进民宿及中小学校、进大型企业、进机关食堂,“普陀鲜味”必将发扬光大。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传统美食,既是民众的口福,也是一个地方的招牌。弘扬“普陀鲜味”,一方面是为了让老百姓共享舌尖上的美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做精做好城市的招牌菜。众所周知,寻求美味是旅游的重要内容。普陀是众望所归的旅游胜地,眼下正在倾力打造海上花园会客厅,打造一桌风味独特、魅力无穷的“普陀海味”是不可少的待客之道。

大力推介“普陀海味”,可以繁荣餐饮、拉动消费,从而带动产业链。很多地方仰仗传统美食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早已取得了骄人业绩。任何一座城市街头都能找到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重庆火锅,这是多么可观的舌尖产业。相比之下,“普陀海味”虽然品质不俗,但远未摆开阵势。大张旗鼓地开展“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活动,应该不单单是为了秀美食,致富一方无疑是重要的落点。借此契机,理当通过弘扬传统美食,挖掘出“普陀海味”的无限商机。

展示“普陀鲜味”并不难,难的是舌尖相传。比如野生黄鱼,无论是名厨烹饪还是渔嫂加工,都能做出让人垂涎欲滴的鲜。可是,普通消费者哪吃得起,曲高和寡显然是拉不动消费的。再看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重庆火锅,无不以亲民而成规模。因此,弘扬“普陀海味”既要有传承,也要有创新,绝不能不顾渔业资源变化以及民众消费水平的实际。如“大烤墨鱼”,可以让“红烧鱿鱼”来代替。因为曾名列舟山四大经济鱼类的乌贼早已成了稀罕物,而远洋渔业带来的各类鱿鱼正源源不断,推而广之岂不美哉。

唯有既叫好又叫座,才能让“普陀鲜味”舌尖相传。这不但需要吃透食材、精通烹饪,还要兼顾不同食性和消费能力的消费者,设计出几套雅俗共赏的特色菜,进而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普陀鲜味”畅行于国内国际双循环。

2021-04-21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11467.html 1 3 让“普陀鲜味”舌尖相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