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
在我区“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新居民志愿者踊跃参与。他们为居民提供理发、按摩推拿、血压测量、法律咨询、科普宣传、家电维修等10多项便民服务,既展示风采又显露才艺。奋斗在各行各业,奉献在创城路上,疫情之下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广大新居民的表现越来越抢眼。那么,该如何褒奖、回馈这些把他乡当吾乡的新居民?显然是创造条件把他乡变吾乡。
近年来,我区优待新居民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广大新居民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同城待遇。这次特殊的春节告诉人们,就地过年的新居民既减轻了防疫压力,也为城市增添了烟火气,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放弃了返乡与亲人团聚的代价。常言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让更多新居民在城市安家落户,才能使他们享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甜美生活。他乡变吾乡,无论对老居民还是新居民,亦或对国家社会都应该是皆大欢喜。
许多城市都在上演“抢人大战”,但这种欢迎姿态往往出于功利动机。真正为新居民着想,就应该在输入劳动力的同时,解决好他们家属、子女的随迁问题,这才是货真价实的人性化。光是“抢”来劳动力,难免造成留守儿童、流出地空壳化等一系列问题,这显然有悖于城乡协调发展、东西部均衡发展理念。至于春节期间的人口大迁徙,以及因此带来的用工荒,更会无休无止。
事实上,外来务工人员已出现断流先兆,否则何来“抢人大战”?随着扶贫攻坚战全面告捷,欠发达地区纷纷变成发展热土,家门口就业机会不断增多,抛妻别子外出打工的性价比自然就降低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先发达地区的城市,一方面要致力于高质量发展,通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机器换人来减轻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则要不断升级移民政策,为新居民安家落户降低门槛、创造条件,不断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获得感。这样才能变流动人口为常住人口,并且保持代际延续,从而使城市拥有稳定可靠的就业大军。
新居民安家落户,牵涉到户籍政策深度改革,背后则是城市容量和社会保障的巨大压力。然而,人口增长更是促进城市发展、经济繁荣的推动力,只要科学规划、有序实施,终将赢得红利。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的新居民医疗保障、随迁子女就学等同城待遇,正在不断得到解决,公共服务资源也在倒逼之下不断扩容,而“积分制”等管理方案,则可确保各项改革波澜不惊地渐次推进。
有想法就会有办法,他乡变吾乡终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