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梦倩 通讯员 林洁)近日,记者来到区政协妇女界委员工作室,见到了正在办公的刘春燕委员。
“我们这个工作室共有妇女界委员7名。工作室虽小,上交的提案和建议可不少。”刘春燕告诉记者,去年两会期间,工作室的委员们递交个人提案或社情民意人均3个以上。今年,她们也都认真准备了自己的提案。
除了写好自己的提案,工作室的委员们还积极参加“关于促进我区研学旅行”“加快大数据应用创新社会管理”等专题调研和专题协商,在调研活动中,也经常能看到她们的身影。
刘春燕向记者介绍,区政协妇女界委员工作室重点关注妇儿维权、特殊妇女资助、“东海渔嫂”建设等方面的工作。2020年,工作室举办“幸福牵手 聚力前行”为主题的联络联谊活动,开展项目结对活动、反家庭暴力预防女性侵害法律援助活动,“我们希望用实际行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当好妇女的娘家人,把委员工作室建成女委员活动的场地、民意沟通的阵地、服务群众的工地和社会服务的基地。”刘春燕说。
记者了解到,区政协由点到面成立了妇女界委员工作室、以志愿服务为己任的朱存跃委员工作室、为丰富群体文艺活动而贡献力量的文艺界委员工作室等委员工作室共9个。2020年,9个工作室共开展活动59次,架起了委员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政协委员工作室不仅要让委员们‘沉下去’,也要让社情民意能够‘传上来’。”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各工作室将通过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日常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政协委员工作室”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让政协委员工作室成为委员履职为民的平台和社情民意的新通道、界别活动及基层开展“请你来协商”的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