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翁瑜霞
夜间经济是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繁华度的新动力,也是城市活力系数的风向标。近年来,我区接待国内外游客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作为夜间消费主体的年轻群体达15万左右,这些为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工党普陀区总支的党员们经过考察认为,我区夜间经济与国内发展较好的城市具有一定差距,存在城市夜景不够亮丽吸睛、集聚效应欠缺、夜间经济消费业态单一等问题。为此,去年两会期间,农工党普陀区总支提出《关于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加快发展普陀夜间经济的建议》。
该提案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我区成立了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跨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推进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夜间经济体系,打造普陀经济新动能。
去年5月18日,普陀520幸福街·潮生夜市正式推出,以52辆订制版网红餐车的形象,向外宣传普陀深厚的海洋文化、佛教文化与美食文化。街区以特色小吃摊位为主,辅以文创、手工创意制品,结合夜间灯光装饰,整体呈现出独具普陀特色、富有舟山风情的高品质夜市街区,打造了普陀夜间经济新品牌。自开业以来,带动就业125人,开业前3天销售额52万元,实现前7天销售额破百万。据悉,520幸福街·潮生夜市成功入围省级步行街试点、入选市级十大夜市示范街区。
同时,我区开展多样化夜间消费模式,促进夜购、夜学、夜游等个性化消费。在东港内湖商圈核心地带,开辟520幸福大道和巨幅渔民画主题文化墙,举办多场文创活动,打造集中展示海洋文化、佛教文化的精品特色街区;开发渔港夜游线路,以普陀之星游轮为媒,穿越莲花洋,串联白沙、东港新城等地,打造国内首条以观音文化为主题的海上观光旅游航线;深挖海鲜美食文化,落实“百县千碗”工程,打造“普陀味道”美食品牌,开发好吃、好玩、好看的优质旅游产品;举办千人荧光跑、海浪音乐节、文旅展销会、非遗项目展演、渔港诗歌朗诵会等夜间文体赛会活动,尽显普陀夜间魅力,累计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
如今,走在沈家门渔港小镇沿岸,美丽海滨景观夜景带犹如一条流光溢彩的虬龙蜿蜒数里,这也是我区全景美化亮化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据悉,2019年以来,全区景观亮化工程完成投资1.79亿元,基本实现了全区主干道和重要景观亮化改造。
农工党普陀区总支成员、区政协委员夏凤说:“过去一年,政府做了大量工作来推进夜间经济,景观美化亮化提升明显,夜间消费模式日趋多元化,希望在‘十四五’期间,相关部门能继续关注这项工作,规划室内夜经济场所,弥补冬季后劲不足问题。”
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区已成功申报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下一步将加大规划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倾力打造现代夜经济地标,着力打造一批品牌商旅文体营销活动,做优线上夜普陀营销服务,试推行夜间营业时空拓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