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长江十年禁渔 普陀不当看客

□明德

新年第一天,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从此以后,长江流域“一江两湖七河”等重点流域实行全面禁捕,共包括14个省市,涉及11.1万艘渔船、23.1万名渔民。这个大动作,必将有力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母亲河带来勃勃生机。

长江“十年禁渔”,普陀能感受到“震感”。因为,我们同样面临着渔业资源衰退、珍稀鱼类濒临灭绝,而且连续多年延长禁渔期,依然没能实现生态恢复的现状。

长江流域早就施行春季禁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鱼类繁殖。但短暂休养生息之后,过度捕捞甚至非法捕捞卷土重来,春季禁渔初衷难以实现。因此,从2006年起,有专家呼吁长江流域全面禁捕十年。

持续禁渔才能恢复生态,这个道理很好理解。眼下红膏梭子蟹价格越来越高,但个头越来越小。一些老人说,年轻时咬不动蟹脚钳,现在反而咬得动了。这是因为,从前的红膏梭子蟹多为长了三四年的成年蟹,现在多为当年生当年捕的蟹,怎能长得结实?带鱼等鱼类同样如此,为了维系族群繁衍,不得不以“性早熟”应对人类的大强度捕捞,不但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小,长此以往,鱼类族群就会濒临绝种。

长江“十年禁渔”,开创了不间断禁渔的新路子。虽然海洋与江河的具体情况不同,但生态修复原理是相通的。针对资源现状,变季节性休渔为不间断休渔或许是大势所趋。尤其在经济鱼类产卵、洄游的重点海域,更有必要实行长期禁渔。这样,才能真正迎来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复苏。

长期禁渔是否会影响人们吃鱼?是否会影响渔民生计?从长江流域来看,资源衰退已导致年捕捞量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禁渔后对中国人的餐桌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对本就惨淡经营的渔民来说,他们早已不愿让下一代再以捕鱼为生,结合禁渔帮助他们上岸另谋生计,不失为精准之策。

从普陀视角看,情况似乎也是如此。伴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近海捕捞量一直在减少,四大经济鱼类早就断了汛期。养殖业和远洋渔业对餐桌的贡献率倒是在不断增加。眼下,渔民下一代已很少有人子承父业,外来渔民比例逐年增加。种种迹象表明,与其挨到竭泽而渔的那一刻被动弃渔,不如主动转产转业,涵养资源。

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长江流域各地已累计落实社会保障21.8万人,帮助16.5万人实现转产转业。自贸区时代的普陀正逢产业振兴、经济腾飞的机遇期,应该也是消化转产转业渔民的难得机遇。

从2006年最早提出长江“十年禁渔”提议,到2019年初转变为中央部委的政策决定,前后经历了13年。舟山渔场真要实行不间断长期禁渔,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只是,时间不是用来消耗的,而是用来做事的。早定思路、早谋出路,才能赢得主动。

普陀渔民亲身经历了渔业资源的盛衰,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最为感同身受。事实上,现行的东海禁渔制度也是我们最早呼吁并带头执行的。这些年来,广大渔区在落实禁渔的同时,积极减船减产,逐步走出了一条转产转业的路子。与此同时,各级政府、执法部门、基层组织也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长江“十年禁渔”从西到东涉及10多个省份,谋划近海禁渔从北到南纵贯沿海地区,同样要下好全国一盘棋。只是,再大的棋局也是从第一步开始的。普陀是著名渔都,一直以来也有“全国渔业看普陀”的说法,有理由下好先手棋。

2021-01-13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79797.html 1 3 长江十年禁渔 普陀不当看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