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倡导教材循环使用

□一棵树

近日,看到一则报道,标题是《教材循环使用,1年能省200多个亿》。这个数据着实让人吃惊。

报道显示,近5年来,全国中小学课本及教学用书、大中专教材、业务教育课本及教学用书的零售数量,平均每年约28亿册,金额超过200亿元,且教材印刷日趋精美。业内人士指出,如果这些教材循环使用一年,就可以节省200多亿元,如果流向造纸厂,将会造成极大的污染和浪费。现实中,二手教材93%以上最终流向造纸厂。我们虽然无法考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但假设只取其中的50%,这个浪费依旧无比惊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笔者也有类似的亲眼所见。每个新学期开学前,班级里照例要请几位学生家长帮忙去打扫教室。笔者家因离学校很近,所以参与过几次。从班级角落柜子里搬出来的教学资料,如音乐美术信息科学类、手工劳技类以及空白作业本,可以说小山似的一堆。这些资料需搬到各班级门口集中,一眼望去,每层教学楼都是长长的一堆堆。事实上,新旧班级的教师们是不会从中选择或加以整理的,最后流向大抵是当了废品。

这只是一个规模偏小的乡镇学校里的所见。不过,每所学校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笔者认为,如果将这些多出来的教材资料统一起来,是能整理出不少有用东西的。在利用上,可以作为一些兴趣爱好班的开设之用(上完课收回循环利用),也可以作为学生日常奖励,甚至可以分发给学生们,尤其是乡镇学校,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可以省去一部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事实上,二手教材资料流入造纸厂,不单造成极大浪费,也污染了环境。反之,教材循环利用,既经济又环保。相关数据表明,每重复利用1吨纸张,就可以节约大概17棵成年大树、3万升水、2000~4000千瓦时的电能。据统计,现在全球纸张需求已是1960年的4倍,其中出版物的数量增长是60年前的6倍。

虽然在我国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教材已推行循环使用,但数量还不到教材总量的零头。可见,利用空间巨大。

也许,要使教材真正循环使用起来,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从每所学校内部开始实施起来,还是相对可行的。这首先离不开当地教育部门的统一认识,大力推行。

(本版署名文章不代表本报立场)

2020-12-09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68752.html 1 3 倡导教材循环使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