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宁可备而不用

□子陌

近日,区红十字会将一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送到普陀百姓幸福会所,至此,今年我区已在商场、学校等区域安装了5台自动体外除颤仪。生命至上,如今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话题始终是话题榜上的热搜,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也已成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必然需求。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耳闻目睹这样的场景:有人在公共场所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事故急需救治,这时即使现场有懂急救知识、有急救经验的人,也因为缺乏必要的设施设备而束手无策,只能无奈等待急救车的到来,因为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原本有机会能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人因此而遗憾离世。

如今,各类交通事故、意外灾害、心脑血管疾病等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因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病例大约在54万例左右,心脏骤停的死亡率高达90%,并且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是心源性疾病突发的高发地。与此相对应的是,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配备率明显不足。

公共服务中,没有哪一项比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更为重要。从使用概率来说,覆盖式的配置可能会发生许多设备“备而不用”的现象,但是面对生命,我们宁可“备而不用”,也不能“用而不备”。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公共场所的具体情况、具体分布等,但是只有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急救设施体系,才能为急救赋能,为生命护航。

当然,在急救过程中,有“物”还要有“人”,设备有了,还要有会用设备的人。紧急情况发生时,现场未必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如何让更多人掌握基本医疗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发挥靠谱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将急救技能作为一种“普世能力”进行推广,建立广覆盖、多层面的培训体系。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构建起更为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才有可能留住更多的生命,将遗憾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020-12-02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66396.html 1 3 宁可备而不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