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多些跳回“渔门”的“高材生”

□小井

舟山国际水产城活跃着一位名叫张磊的高学历“新渔民”,他毕业于重点大学,之后又留学日本,回国后放弃朝九晚五的白领工作,一门心思做电商、卖海鲜,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高学历人才做买卖,虽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他毅然跳回“渔门”让人怦然心动。多一些有个性、有追求的年轻人,平凡的行业才会因此而精彩。

张磊初一前的学习成绩一度差到班级垫底,父亲告诉他读不好书就得去当渔民。父亲说到做到,还真把他带到渔船上,吐得昏天黑地也得起来给大家烧饭。经过一周简单粗暴的“现场教育”,张磊开始发奋读书,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东北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

假如仅此而已,张磊恐怕难以成为新闻人物。因为,知识改变命运是众所周知的常识,而且学习的动机是为了摆脱捕鱼之苦,这是人之本能,说不上是什么远大抱负。多年以来,不知有多少农家子弟通过发奋读书跳出农门、改变命运。

张磊的独特之处在于,明明已经拿到两个国家的文凭,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好工作,但他却重新跳入“渔门”,当起“鱼贩子”。原来,他在留学期间对日本的渔业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渔船上优雅地喝咖啡的渔民更是欣赏,于是决心回归渔业当一名“新渔民”。当初是为了不愿当渔民而读书,而在掌握知识、开拓视野之后,又有了改变传统渔业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这位渔家子弟的境界显然已有质的提升。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已经不是少数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狭隘概念,而是用知识去创新创业,去积极改变又苦又累的落后作业方式。果能如此,更多人也同样有望仰仗行业进步来改变命运,真可谓善莫大焉。

张磊学成之后选择返乡当“新渔民”,这原本是正常的职业选择。但大家都觉得他“屈才”,他的父亲还一度恨铁不成钢。显然,在很多人心目中,高学历人才去科研机构、机关单位才是良配,去捕鱼卖鱼则是大材小用。这就是一种偏见。

一些行业之所以长期落后,与知识分子的“站队”有一定关系。上过大学的眼里如果只有所谓的“高端职业”,那些被遗忘的行业岂不是要闹人才荒,产品质量、服务水平怎能提上去?张磊做电商、卖海鲜成为“状元”并非偶然,有知识铺垫、专业支撑,才能在千军万马之中独占鳌头。

但在现实生活中,太多大学生往往以世俗标准选择职业。一个显著现象是,一个公务员岗位,有成百上千的竞争者,而一些企业即使薪酬不低,也鲜有人问津。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都能尊从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职业,爱一行干一行,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潜能、成就事业。这样有利于人才资源在各行各业的均衡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多一些像张磊这样的高学历“新渔民”“新农民”“新工匠”,整个社会才会迸发出创新创业的灿烂火花,乡村振兴乃至百业兴旺,才会有坚实的人才支撑。眼下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大好时代,社会职业何止三百六十行,可别错过了最适合你的那一款。

2020-10-28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3086.html 1 3 多些跳回“渔门”的“高材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