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野
从本月15日起,全区23个撤桶并点小区率先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实行分类投放。
近一年来,我区垃圾分类步子明显加快。去年11月,我区选择23个小区开启撤桶并点试点,今年7月在所有试点小区全面推广。如今投放标准从“四分三投”升级为“四分四投”,标志着垃圾分类更加精细化。
居民小区生活垃圾从“四分三投”升级为“四分四投”,将更好地与即将颁布实施的《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衔接。具体地说,将易腐垃圾进一步从其他垃圾中细分出来,有利于遏制由于易腐垃圾处理不妥可能产生的腐烂增臭和蚊蝇滋生,有利于垃圾运输、中转处理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有利于提高垃圾焚烧发电的效率,推行很有现实意义。
垃圾分类细化,是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考验。上阶段好的做法要继续发扬,比如在加强宣传引导、监督指导、配套服务上要进一步发力,用扎实的工作推动“四分四投”落地。同时,垃圾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不能忽视,比如分类准确率不高、前端投放与后端收运处置环节有脱节等,推动垃圾分类升级,还要重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垃圾分类细化,也是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进一步考验。垃圾分类细化,不单是多添几个标签不一的垃圾桶,也不单是牵涉到分类投放的知识普及,而是衡量文明跃升的一个标尺。经历了三年创城实践锻炼,市民文明素质有了较大提升,撤桶并点在23个小区得以顺利推进就是很好例证。对于大多数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来说,在增强垃圾分类自觉、提高垃圾分类准确性等方面还有再提高的空间;对于少数对垃圾分类持消极态度、不认真执行垃圾分类规定的市民来说,更需要在推行“四分四投”中,转变观念、改变习惯,尽快为自己补上垃圾分类不足这块文明短板。
23个撤桶并点小区,是推进垃圾分类的领跑者。期待在推进“四分四投”上继续努力、创造经验、引领风尚,促进城市环境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