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与文明来一场最好的相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评论之一

□本报评论员

三年创城,今年我们将迎来期末考。

“文明”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体验。文明城市的测评涉及一座城市的肌里与灵魂,评价体系严格而科学。但也正是因为其严谨、严密,所以才会成为一座城市高“含金量”的荣誉牌。可以说,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它是生态环境、人文气质、治理水平、生活质量的全方位指标的综合呈现。

三年来,“文明”在普陀这座城市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词汇,它已经成为每个市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越来越多的人,正用文明的标尺约束自我、规范言行,以自觉的行动、主动的付出、友善的互助,将“文明”从意象变为现实。

三年为期,创建工作终有收官的一天,但是在通向文明的路上没有终点。我们在创城中发现问题、审视自我、寻求解决。从个人来说,我们在用“文明”这个放大镜观照自身修养;从一座城来说,我们在用“文明”这架天平衡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得失。

测评有标准,但是风景却可以各异。如何打造与开放活力美丽的幸福普陀相适应的文明高地?这是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始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让文明新风与本地风俗相融合,让文明新景与本地文化相交融,更能激发市民的参与感与认同感,在共建共享中深刻体会文明的时代含义。

创城是具象的现实载体,也是抽象的精神意向。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座城,都要坚持内外兼修,规范个人行为、完善文明公约、提升市容市貌、打造文明窗口。相信在文明城市创建这条路上,我们一定能与更好的自己相遇,找到人与城之间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2020-09-21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评论之一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37713.html 1 3 与文明来一场最好的相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