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银龄”计划“引智”更应“借智”

□阿蒲

去年,我市创新实施“银龄”讲学支援海岛学校计划,面向全国招募一批退休优秀教师到离岛中小学任教,让富有教学经验、初心不改的优秀教师到海岛学校继续发挥余热,加快提升海岛教育质量,使海岛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享有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今年62岁的退休英语教师刘承群通过层层面试后,被分配到六横中学担任英语教师,如今已送走了他的第一批海岛学生,为海岛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创新实施“银龄”讲学支援海岛学校计划,为农村海岛学校提供智力支持,着力化解因城乡差异导致的农村海岛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无疑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银龄”们的热情再足,投入教学的时间再多,对农村海岛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是有限的。如何更好地挖掘“银龄”们所具备的优势资源,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这倒是大有文章可做。

这些“银龄”教师以优秀退休校长、教研员、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为主,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他们曾是学校教育、地方教育的“红人”和“旗帜”,退休后仍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鉴于此,我们要从思想上改变对“银龄”教师的定位,应利用他们具有的“光环”和“品牌效应”。退休教师刘承群曾任教于江苏省丰县中学,该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是江苏乃至中国近代普通教育的先驱者之一。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刘老师的特殊身份,促使他成为国家级名校与农村海岛学校牵手缔结友谊的“媒人”,促成两校乃至两地教育联姻,开展结对互访助教等活动,让名校光环也能够照亮海岛学校。

这方面,中旭科创双语学校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几年,该校聘用中小学退休校长、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充分发挥这部分人的作用,使学校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同样是发挥余热,同样是老有所乐,同样是二次就业,何不放大“银龄”计划成果,通过他们的努力,为学校带来新风新貌,促成两校、两地教育长久合作,使“银龄”计划成果更丰,受益面更广。当然,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为“银龄”们提供更多保障和支持,对于贡献特别巨大的不妨予以重奖。如此,才能完成从“引智”到“借智”的转变。

2020-09-16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0288.html 1 3 “银龄”计划“引智”更应“借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