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心连百姓冷暖 情系万家忧乐

□江坪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强调,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近期,阅读了《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等文献,收获了深刻的启迪。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材。

人民至上,是最核心的执政理念。《习近平在宁德》一书记述了习近平同志三次去寿宁县下党乡的经历。这个乡是省级特困乡,也是福建唯一的“五无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这是习近平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他说:“下党乡不摆脱贫困,我们就愧对父老乡亲。”这是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最深刻的解读。

为什么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因为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牢记初心和使命,必须坚持一心为民,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人民。

人民至上,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在《知之深,爱之切》中,习近平同志有一段告别梁家河时的感人回忆:“陕北人民养育了我,保护了我。我虽然告别了陕北的父老兄弟,但再也离不开人民,我要为人民做事情,要同人民唱一曲悠扬的‘农家乐’。”

“我要为人民做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至上,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习近平在宁德》一书详细记述了习近平同志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他倡导“四下基层”(即信访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下基层要学会看“三面”:田面,看田头地头种什么庄稼,庄稼长得怎么样;人面,看群众的精神面貌,如果面黄肌瘦,说明生活条件不好;市面,看集市是否活跃,物价高不高。调研中要“三看”:看路面,村里道路是否平整干净,村容村貌怎么样;看屋面,群众住得怎么样,家庭条件怎么样;看桌面,看看老百姓吃什么。

对群众基本生活的牵挂,折射出习近平同志深厚的为民情怀,也就是说,要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什么叫“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就是要把老百姓放在最高位置上,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自觉,始终怀有爱民为民的情怀,用实际行动让人民信赖、让人民满意。

人民至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习近平在厦门》一书反映了习近平同志为民造福的政绩观。习近平同志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老百姓奔好日子。”“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他在《摆脱贫困》中提出为官“四要”:为官之本,在于造福人民;为官之理,在于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要提高领导水平,就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

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直白点说,就是要为老百姓做好事实事。正确政绩观的养成,一靠学习提高,二靠实践磨炼,这是基本途径。

2020-09-16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20284.html 1 3 心连百姓冷暖 情系万家忧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