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夏 通讯员 翁盈昌)“以前村里晾晒衣服,到处乱拉绳,现在你看多整洁。”近日,记者在沈家门街道平阳浦村采访时,村民对村里的集中晾晒区赞不绝口,而这只是该村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村貌大变样的一个缩影。
今年7月以来,平阳浦村在中心路等路段设置了45处集中晾晒区。
“平阳浦村有2.02平方公里,流动人口将近一万,晒衣服是个大问题,我们选了合适的地方统一安装晾衣架。”沈家门街道平阳浦村党总支副书记夏小飞表示,之后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增加集中晾晒区。15处路边花坛也统一种上绿植,并刷上灰蓝色的新油漆。
村里还对垃圾桶堆放点进行了规划和配置,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村里结合渔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和A级景区村庄创建,共建了19个垃圾桶放置设施。”夏小飞说。
平阳浦村小弄堂较多,7月以来,该村对这些角落进行了整治。“小弄堂原先环境脏乱差,现在我们拆除了违建,对路面进行平整硬化,铺设污水管道,规划了电动车车位和机动车车位。”夏小飞说。
“看着角角落落都干净了,住着也高兴。”居民贺女士笑呵呵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