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就业多元化舞台更宽广

□曲轩

近日,六横推出“云招聘”平台,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起线上招聘求职的空中桥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增岗位缩水,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难度前所未有。疫情之下,压力之下,就业形势面临变局。如何应对变局?要从内外两方面入手。

从外部环境来说,政府部门要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在扩大就业、增加岗位的基础上,细化就业服务。要针对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提供与毕业生需求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提升岗位精准度。在推行“云招聘”的背景下,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招聘求职双方的信息开展筛选分析,并进行精准推送。

从内容动力来讲,大学毕业生要站在新时代的视角重塑就业观,把职业选择与未来趋势联系起来,把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开启更为广阔的职业空间和人生舞台。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部门向社会公布了9个新职业,这些曾经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小众岗位正式走上前台,不仅是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演变的折射,而且为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提供了新的就业创业机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围绕“居家经济”“健康养生”等新热点,社会健康助理员、网络直播营销员、公共营养师等新职业岗位供不应求,与传统产业的减员减人形成鲜明对比。新业态催生新职业、新职业呼唤新技能。近年来,不少高校针对新的职业需求开设了相关专业。经此一疫后,高校更有必要树立危机意识,深化学科专业和课程内容改革,更加紧密地对接社会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从业之路上,学识和技能当然是硬核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职业理念的引领和职业韧性的坚守。在这次公布的新职业名录中,不乏与互联网相关的高科技含量职业,但更多的是与乡村、与社区密切相关的基层岗位。不管这些职业的执业手段如何演进,它们都需要就业者转变精英意识,树立普通劳动者观念。

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成才。工作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新职业的背后,是人们生活需求的升级、是产业格局的优化,它们期待着技术和人才的加持,也是新一代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新舞台。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意义何在?也许就在于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将自身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

用专业精神干好每一份工作,以饱满热情投入每一项事业,每一个岗位都是一个大舞台。

2020-09-02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9844.html 1 3 就业多元化舞台更宽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