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陈阿弯 记录:李世庭
古时候,有个妙庄王,妙庄王有三个女儿,大女儿爱打扮,二女儿喜玩耍,只有小女儿整天斯斯文文躲在房里读诗文。
妙庄王老了,想把王位让给聪明的三女儿,为她选了个驸马。谁知三公主摇摇头说:“女儿甘愿侍奉父王一世,终身不嫁。”妙庄王一听说“终身不嫁”,气得眼睛弹出,脸色铁青:“大胆逆女,你敢违抗父王旨意!老实告诉你,这桩婚事就这样定了,三日后完婚!”
第三天,王宫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到了要拜堂时,宫娥慌慌张张跑来禀报:“大王,不好了,三公主失踪了!”妙庄王一听,慌了手脚,连忙吩咐宫娥四下寻找。妙庄王带人角角落落全找遍,不见三公主。妙庄王不肯罢休, 便传下一道密诏,传令各州各县找寻三公主下落,找了大半年,才在桃花岛的白雀寺里找到了三公主。可是,她已出家当了尼姑,法名叫妙常。
妙庄王怒不可遏,暗中买通白雀寺当家师姑,叫她千方百计虐待三公主,逼她还俗回宫。那个师姑果然听从妙庄王的吩咐,用尽办法来折磨三公主。每天天不亮,三公主就要起来挑水烧饭,扫地抹桌;做完早课,不是上山砍柴,就是下地种菜,一歇也没空。直到三星出齐,方许回寺休息。可怜三公主哪里吃过这般苦,人瘦得像根枯柴。可是,她一声不响,咬咬牙,熬过来了。
这年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三公主顶着寒风上山打柴。她在雪地上滚爬,冻得手脚麻木,一头裁倒在山沟里,昏了过去。不一会,一个白须白发的老渔民向她走来,掏出一颗铮铮亮的珍珠放到她的嘴唇上。“咕噜”一声,珍珠滑进肚里,三公主顿时浑身暖热,有了力气。迷迷茫茫跟着老渔民上了船,随潮飘到一座荒岛边上了岸。霎时,老渔民和船都不见了。三公主就在荒岛上结茅为篷,与鸟兽为伴,念经修行,这岛就是洛迦山。
几年后又被妙庄王发觉了。他亲自带领人马将这荒岛团团围住,下令上岛搜山。谁知山上的蚊虫百脚一齐出洞,见人就咬,咬得搜山人喊爹叫娘,连滚带爬逃了回来。妙庄王越发生气,叫人拿来硫磺硝石,满山点起火来,荒岛成了一片火海。突然,呼啦啦一声响,空中升起一团白光,三公主一身白衣白袍,站在莲台上,慢慢向东北方飘去。
妙庄王眼看三公主飘然而去,只好收兵回宫。过了一夜,忽然浑身长满了无头脓疮,访遍名医,用尽良药,不见好转。这天,他迷迷糊糊听到叫唤声:“妙庄王,若想活命,快快到南海普陀祈求菩萨去吧!”妙庄王猛地惊醒过来,为了活命,当即挣扎着渡海到了普陀山。
妙庄王来到梵音洞前,跪在地上求菩萨开恩,救他一命。突然,梵音洞里透出一道亮光,现出菩萨身形。妙庄王偷偷看去,只见菩萨白衣白袍,脚踏莲台,相貌神态与那天从火海中逃出来的三公主一模一样。原来三公主已修成正果,成了观世音菩萨。这时,菩萨开口道:“为治父王身上疮毒,只有将女儿手臂拿去作药引。”说完,“咔嚓”一声,折断手臂抛在妙庄王面前。妙庄王眼看女儿为自己折断手臂,心中又愧又恨。正在为女儿担心失去手臂,日后如何生活,忽见洞中金光四射,三公主的双肋下突然长出无数条手臂。妙庄王又惊又喜,只见洞中光线暗了下去,菩萨不见了。当时在妙庄王身边的王公大臣,眼见观音菩萨替父治病,断臂再抽的奇景,从此就留下了“抽手观音”的美名。
附记:
该故亊在桃花岛流传甚广,故事开头、结尾大致相同, 中间细节说法不一。汪善根讲述:白雀寺香期,上千香客吃饭,寺内主持要三公主一人落厨烧饭。要是误了佛事,就逼她还俗回宫。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为她不平,帮忙烧好饭菜。后来,妙庄王黑夜火烧白雀寺。火至后殿,三公主咬破手指,喷出血雨,灭火。陈昌德、赵银叶讲述:三公主抗婚,妙庄王怒斩女儿,押解途中被神虎叨到桃花岛,在清修庵落发为尼。清修庵与白雀寺靠近,两处有三千和尚,八百尼姑……妙庄王带兵来清修庵寻人,尼姑将三公主藏于白雀寺。妙庄王寻不到人,一怒之下,火烧庵堂寺院。三公主告诉僧尼,到白雀寺后院来与她一起,双手合十,盘腿静坐,即可消灾。但有些僧尼不信,只顾逃命,慌乱中跳入三眼池淹死,而静坐后院者果然避火免灾。僧尼万分感激……趑银叶大妈在故事结尾,还有段描述观音来历的歌谣:“观音菩萨妙堂堂,父亲就是妙庄王,年纪虽小十八岁,胭脂花粉我勿爱,珍珠玛瑙我勿戴,一心记牢吃长斋……二月十九娘关露,六月十九摘蟠桃,九月十九上天堂……”共有二十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