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岂能把公共车位变成赚钱工具》报道引起重视

区文广旅体局协调多部门展开调查

追踪报道

本报讯(记者 梁夏)8月5日,本报二版刊登《岂能把公共车位变成赚钱工具》一文,报道了有人以带游客找车位的名义,利用公共停车位赚钱,损害普陀形象,引起我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8月7日下午,区文广旅体局协调多部门展开调查。

当天下午2时30分,区文广旅体局协调公安、交警、运管、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来到东港海滨公园附近的海边公共车位处,进行现场察看。记者看到,当天下午这里停放的车辆较之前少了一些。为进一步了解情况,多部门工作人员又前往区融媒体中心,再次观看相关电视节目视频。大家一致认为,利用公共车位赚钱的行为一旦蔓延,将对普陀整体旅游形象造成极大影响,必须严肃处理。

区道路运输管理局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再次观看视频时,还详细记录了相关细节。区道路运输管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林旭辉表示,会约谈视频中出现的两辆出租车驾驶员。下一步,他们将进行深入调查,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会对其依法依规处理。

针对视频中出现的收费行为,区市场监管分局工作人员王翎益也表示,将协同运管等部门进一步调查核实。如果查实存在误导消费者、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将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进行处理,按照他的违法所得1至10倍进行罚款。如果情节严重,将吊销其营业执照。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普陀良好的旅游形象,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出台相关办法,引导出租车驾驶员,维护好普陀的整体形象。”对于利用公共停车位赚钱的行为,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乐波表示,作为旅游行业牵头部门,他们将进一步联合市场监管、城管、公安、运管等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整治行动。

2020-08-11 《岂能把公共车位变成赚钱工具》报道引起重视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8990.html 1 3 区文广旅体局协调多部门展开调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