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璐瑶 陈逸麟 通讯员 郑晓艇)戎装在身时,他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卸甲归来后,他坚守文化工作一线,用默默无闻的言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实现普陀群众文化繁荣而努力。他就是退役军人、区文化馆馆长——吕红军。
“每个节目我们都要做到最好……”近日,记者来到区文化馆,吕红军正在与馆内的业务骨干一起热烈讨论着今年参加全市创作作品文艺调演和军民新春联欢会的节目。
这些年来,面对每一场演出、每一个节目、每一个细节,吕红军都要求尽善尽美。“这是军旅生涯留给我的信念。”回想起1993年,怀揣着梦想,背着背包下了火车,从上海十六铺码头乘一夜“南湖轮”,来到舟山当兵的场景,吕红军说,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能够实现儿时的从军梦,当时的我激动又兴奋,这段经历也让我迅速成长,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部队的训练虽然艰苦,但并没有磨去吕红军对文艺工作的热爱,除了平日里工作,吕红军还会自编自演一些文艺节目来活跃部队生活。在一次部队文艺汇演中,从小热爱文艺的他因为表现出色,被挖进了“战士演出队”,这一干就是12年。
“每年下部队巡回演出,我们都要把最精美最能反映火热军营的节目献给小岛战士们看。”吕红军说,每次下岛演出,上船下船、搭台拆台、演出谢幕的确辛苦,但每当听到战士们的笑声和掌声,什么疲惫都忘却了。
服役期间,吕红军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受到多次嘉奖。
2006年,转业到区文化馆,吕红军依旧保持军人本色,从活动组织,到节目创作,再到组织演出,他总是亲力亲为,冲在前面。
2013年担任区文化馆馆长后,他更觉得自己的担子重了,常常以馆为家。他先后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普陀区十大杰出青年,同时带领全馆业务干部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由他创作的多件作品更是连年在省文化厅组织的比赛中获得金奖。
“有了他的带领,我们全馆工作人员就像拧成了一股绳,工作更有冲劲和干劲。”区文化馆副馆长顾颖说,吕馆长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带领全馆工作人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文化活动,为普陀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吕红军更是心系双拥工作。每年“八一”建军节把文化大篷车开进军营;热心帮助部队策划主题晚会,指导、编排文艺节目;日常生活中,他和部队保持着紧密联系,创作了一个个贴近军旅生活的文艺作品……
“部队生涯让我终生铭记,脱下军装,服务地方,我要永远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人,退伍不褪色,在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找到军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吕红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