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与其坐等报复性消费 不如借机转型

□咏然

很多人都说,今年的这个冬季特别漫长,这种感知也许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在一段特别漫长的蜗居日子里,和身体一起被禁锢的还有岁末年初的消费欲望。春暖花开之时,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需要通过消费的形式释放压力、满足心灵,这也是顺理成章的。

最近一段时间,商贸零售行业的人气渐渐旺盛,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消费高峰,餐饮店外又闻叫号声,淘宝账户的“待发货”“待收货”飙升,视频平台的直播间卖断货……这似乎就是商家们在最低谷时期待的“报复性消费”。但是这种消费激情到底能够持续多久,或许还有待时间来证明。因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所谓的报复性消费也许只是恢复性消费。

疫情如镜,但这面镜子也许类似于《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它既照见人们内心的欲望,也照见欲望背后的危机。一些网友就在网上调侃“你们想报复性消费,而我只想报复性存钱”。疫情发生以后,大部分行业和企业都受到影响,许多人的收入骤降甚至没了收入。消费与收入是一对联动的概念。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的确有不少人视消费欲望为笼中虎,不可轻易放,也许他们更多的是在衡量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和理财模式。储蓄这个看似有点过时的话题就又被摆上了桌面。报复性消费的前提是荷包充盈,消费的快乐也许是一时的,但是寻常日子的真谛是量入为出。

到底是该报复性消费,还是该报复性存钱,这个其实不是一个孰是孰非的命题,个人有个人的选择,对于生活的阐释每个人的路径都不同。但是对于商家和企业来说,却需要作一个理性的选择。期待市场迅速回暖甚至在触底后报复性反弹,这固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不能怀抱梦想守株待兔,而是应该思考下如何借机转型?

十七年前的非典让线上消费异军突起,让淘宝和京东成为人们的日常。此次疫情下,线下消费萎缩,但是在线生鲜、在线健身、在线游戏、在线教育等行业迎来了发展的窗口期,“无接触餐厅”也应声落地。报复性消费是一时的雪中送炭,而引入新型业态会为营销模式固化的传统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才是长久之道。

2020-04-22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3983.html 1 3 与其坐等报复性消费 不如借机转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