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一版要闻

一张“职”达梦想的“就业拼图”

□ 记者 张爱微

清晨8点,胡江玉推开腊口镇就业综合服务站的玻璃门,熟练地打开门口的大屏幕和室内电子屏。瞬间,65条精心搜集的招聘信息开始在屏幕上滚动播放,岗位类别丰富多样,从基础服务到高端技术岗位,月薪从3000元到20000元不等。就在她整理桌面时,电话铃声骤然响起,这是她早上接到的第8个咨询就业信息的电话。作为综合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胡江玉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接听就业咨询电话。

电子屏里的“云招聘”:让岗位“跳”出屏幕

“去年刚毕业那会,我刷抖音看到‘就业在丽水’发的直播招聘,有很多腊口企业的招聘岗位,评论区还能直接问薪资!”22岁的项梁那时毕业刚回到老家腊口,焦急地寻找工作机会。当他的拇指划过视频里流水线的操作画面,那些真实的工作场景瞬间吸引了他。没想到,不到一周时间,他就通过了线上初筛,顺利接到了企业的面试电话。如今,他已经成为腊口爱玛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员。

为了让就业信息更“接地气”,更能抓住求职者的心,腊口镇负责这一事宜的分管领导陈潮可谓绞尽脑汁。他不仅利用“就业在丽水”“就业在莲都”等抖音号发布岗位招聘信息,还发动镇里的年轻干部头脑风暴,经过反复讨论和尝试,琢磨出“车间实拍+方言解说”的独特路子。“年轻人就爱看这些实实在在的细节。”他笑着分享,“去年有个姑娘,看了视频里招聘企业的健身房,当场就私信报名了!”

线上搭桥,线下也同步“穿针”。每当周边乡镇有求职咨询,相关信息就会第一时间被就业服务站负责人张伟敏“收入囊中”。他的办公桌上,贴着一张醒目的“腊口——丽水企业对接图”,红色虚线密密麻麻地连起11家重点企业。哪家缺焊工、哪家要客服,张伟敏心里比企业HR还要清楚,简直就是一张“活的就业拼图”。

招聘会现场的“面对面”:500个岗位任人选

“春季招聘会那天,那场面可热闹了!展位台搭在文化广场,企业展位从东头一直排到西头!”说起3月15日的招聘会,张伟敏兴致勃勃地翻出手机里的照片。照片中,穿着牛仔外套的青年们挤在展板前,认真地记着笔记;几位大爷大妈则在一旁,仔细地帮子女询问“有没有坐班的活儿”。

为了摸准岗位需求,给求职者提供最精准的岗位信息,腊口镇专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团队,派遣团队成员不辞辛劳地跑了半个月。他们走进腊口工业园的机加工车间,蹲在机床边,耐心地问工人:“招学徒要啥条件呀?”又钻到车间里,一个一个地数着流水线上缺几个工位……“有位企业老板特别实在,说‘只要肯学,小学文化也行’,这话我特意写进展位海报,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有机会!”对此,张伟敏记忆犹新。

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攒下的500多个岗位里,既有月薪8000元的数控技术员这样的技术岗位,也有适合应届生的电商客服,真正做到了满足不同人群的就业需求。

22岁的林肖倩就是在那场招聘会“捡”到机会的幸运儿。当时,她攥着简历,有些忐忑地在电子厂展位前徘徊。HR一眼就看中她灵活的手指,当场递过试岗通知:“明天来学插件,上手快就能留!”如今,她每月能拿到5000元的工资。“比在外地漂泊强多了!”林肖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服务站里的“常态化”:每月更新的“就业日历”

如今,服务站墙上的显示屏,不断滚动播放着全市及周边乡镇企业的招聘信息: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助理经理若干名、青田县联丰鞋业有限公司招车包流水50名……这些信息每月定期更新,不断补充添加新内容,为求职者持续提供最新的就业资讯。

“上个月有个从温州回来的小伙子,想找带技术的活儿。”胡江玉一边说着,一边翻开登记本,指着一行字向我们介绍。那个小伙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在流水线上工作久了,觉得枯燥乏味,一心想转行。胡江玉得知后,立刻帮他对接了镇里的汽修店当学徒,又联系技校,帮他报了焊工培训班。“现在他跟着师傅修货车,虽然累,但他说能学手艺,特别有干劲!”谈及这些,胡江玉欣慰地笑了。

截至目前,腊口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服务已帮助210余名群众顺利就业,固定服务站月均接待咨询50余人次。

2025-07-07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561884.html 1 3 一张“职”达梦想的“就业拼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