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综合新闻

从担心到安心

作为一名母亲,每当看到校园霸凌的新闻报道,内心充满了痛惜和担忧,痛心这样的事情发生,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被霸凌。然而,在最近的家长会上,女儿班主任的话给我吃了一颗“安心丸”。

“孩子如果在学校里被高年级的同学欺负了,要第一时间来找我,我不允许我的学生被人欺负,我的‘娃’我要守护好。” 这句话,不仅是对学生家长的承诺,更是对教育责任的宣言,体现了一位教师预防和打击校园霸凌的坚定决心。

在当今社会,校园霸凌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仅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也破坏了校园的生态环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课题组在2020年至2022年,针对3108名未成年学生的调研显示,有53.5%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妇女儿童案件情况,显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依然严峻,校园霸凌问题不容忽视。

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干预霸凌行为,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他们通过日常的观察和交流,能够洞察学生的情绪变化,预防潜在的霸凌事件。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尊重和理解他人,从而从根本上减少霸凌行为的发生。此外,教师还需与家长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反霸凌联盟,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行为异常,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为了守护好孩子们,学校也应化身为勇敢的“守护者”,建立起一套坚固的反霸凌机制,其中包括制定明确的反霸凌政策,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开展定期的反霸凌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为学生提供一个零容忍霸凌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和尊重中成长。

在校园霸凌这一严峻议题上,国家正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构建保护儿童和学生安全的网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学校建立防控霸凌的有效机制,强调早期发现和预防。《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则提供了宏观性指导,明确了判定标准和处置程序。《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进一步细化了预防措施和各部门职责。《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修订中,将校园欺凌防治纳入法律框架,共同构筑起保护学生安全和权益的坚实屏障……

这些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我国校园霸凌事件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根据人民网报道,2017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及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的案件数量下降了33.00%,提起公诉的案件数量下降了40.14%。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也显示,从2020年到2022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数量以及提起公诉的案件数量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从担心到安心,这是一个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教师的力量,看到了教育的温暖,看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重视。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都能在温暖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成长。

张爱微

2024-12-23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515235.html 1 3 从担心到安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