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舒旭影 余自强
□ 见习记者 郑俊俐
“现在杨梅已经这么大了,接下来要慢慢转色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吃到新鲜杨梅啦,想吃2024年第一颗东魁杨梅的可以下单预约了!”连日来,在三溪口街道白浦村的杨梅大棚里,种植户林媚媚正在用手机拍摄短视频,兴致盎然地为广大网友们介绍着自家杨梅。
林媚媚是位97年的新农人,几年前在上海从事室内设计。说起来,她也算是一名“梅三代”了。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爷爷开始种杨梅,后来轮到父母守着杨梅山,50亩杨梅地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
“每到杨梅季,我就特别心疼爸妈,每天摘杨梅、卖杨梅,从凌晨忙到下午,一天也休息不到几小时。”在林媚媚印象中,父母和无数周遭的梅农一样,围着杨梅奔波了一辈子。看着日益年迈的父母,林媚媚便在2021年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回到父母身边,帮着种起了杨梅。
回到家乡青田,凭借着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和来自年轻人的感觉,林媚媚发现了传统杨梅制销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现在通过传统的销售渠道,不能换个方法卖吗?”
“青田杨梅的传统包装以及统货销售就是最好的模式吗?”
“杨梅只能卖鲜果,不能深加工吗?”
……
对于杨梅的未来发展,林媚媚有着自己的想法。
说干就干,林媚媚在抖音开通了“杨梅妹”的账号,每年杨梅季前后,她便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在硕果累累的田间地头拍摄、直播丰收场景,让挂在枝头红彤彤的杨梅走进千家万户。
“以往爸妈销售杨梅主要面向丽水、温州周边的顾客,客群有限。自从我在抖音发布视频后,不少外地的顾客也找了过来,现在我们的杨梅最远都卖到了新疆和黑龙江。”去年,林媚媚在网上卖出了20多万元的销售额。她说,线上的销售方式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空间,让她积累了自己的客户群。在网络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线上空间,她慢慢地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也看到了杨梅产业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
至于“千年不变”的老土包装问题,林媚媚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新的包装更加灵活多变,也更能走进年轻消费者的心里。”在设计过程中,林媚媚充分发专业优势,把传统文化和青田本土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中,展现出一种既古典又时尚的美感。
除了改变包装的图案设计,林媚媚还根据杨梅的果型设计了不同款式的礼盒装。“以往的统销带来的利润并不高,今年我打算按照杨梅果型推出大、中、小三种款式,根据品质分级,为杨梅制定‘量体裁衣’式销售计划。”林媚媚介绍。
杨梅好吃,但生存期短,且一年只有20天的采收期,是过时不候的特色“时鲜”。如何为杨梅“延续生命”,林媚媚也有自己的奇思妙想。
“前几天我把手工制作的杨梅干带到了杭州食品电商博览会,反响非常不错。”林媚媚说,她很看好其中的市场,已经开始选场地、购机器,谋划在青田本地发展杨梅蜜饯、杨梅酒加工产业。
直播变成了新农活……两年来,林媚媚由最初的农业“小白”成长为杨梅销售的行家里手。对于林媚媚来说,乡村的振兴梦已经开启,未来的路更宽广。她说:“现在的我对杨梅有着很深的情结。我正学习电商直播运营和深加工技术,希望让青田杨梅红遍全国,带动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