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两会特刊

为青田发展建言献策

——他们这样说

1月31日下午和2月1日上午,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活动,政协委员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分组讨论中,为青田发展建言献策。

分组讨论现场,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和经历,对我县今后的教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建言献策。

从事教育行业的列席人员陈沛毅认为,要想教育实现县中崛起,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一类是学生,要有生源,生源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生源,教育就没有了对象,何谈县中崛起;第二类是教师,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优质的教师资源可以推动教育的发展,这两个点是教育实现县中崛起的核心。

“刘基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我们是否可以在刘府祠挂牌一个青田文史馆,以政协文史委来牵头,通过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刊发研究成果、举办国学研究班,以及对地方机关干部开展地方历史文化教学等方式,推动刘基文化走深走实。”县政协委员吴旭丽建议。

“我们在工作当中发现在侨留守儿童关爱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机制不健全,二是合力不足,三是社会关注度不够。”县政协委员张燕表示,针对以上的问题,希望政府能够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构建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工作体系。同时,整合资源,多方协同,深化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内容,形成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合力。

“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发展,预制菜也慢慢走进校园的食堂,我们是否可以建立预制菜进校园的准入标准,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一套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同时建立健全舆情收集机制,推动数字赋能,完善监督预制菜制作的全流程,及时优化对不合格预制菜的管理。”来自教育界的列席人员夏焕娇高度关注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当前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处于国企改革以及提能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助推“第一进口地”的建设?来自侨联、台联界的县政协委员黄嘉棂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突破资产困境是基础要素,建议加大经营性资产注入,支持建设购买有效资产,解决国企融资难、成本高、周期短和业务拓展顾虑大、行动慢、成效低的问题;加快市场规范化建设,引导市场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是根本所在,加强部门联动,提高政策宣讲的力度和广度;强化政策引导作用是关键所在,加快出台勇做“第一进口地”的政策实施细则,招引一批掌握代理权的优质企业入驻,促进特色商贸产业在油竹进口商品城集聚集群。

来自文化艺术界的委员徐永泽表示,如何留住正在远去的青田方言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他建议,学校开展“跟我学青田话”活动,邀请青田方言专家来指导、交流,编制青田话教材,县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方言历史文化价值的宣传,可以通过一系列关于青田话的宣传、推广、志愿、公益活动,在地方传媒和网络上开展青田话频道、青田话的专栏节目等。

我县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不少政协委员对暖侨惠侨政策也发表了意见建议。

“我非常看好青田的华侨国际学校,因为它主要针对的是华侨生。我认为可以在学校里创新开展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开设一些国际课程,探索更多元的教育模式,让华侨国际学校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县政协委员陈炳云说。

“近几年,我们银行也在积极地推进便侨服务,其中,外汇业务便利化是很关键的一个点,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有其他业务还在不断跟进和完善中,希望有关部门也能多多给予意见建议与支持,我们也会继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多地帮助华侨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县政协委员季燕丽表示。

陈柔妤 潘 攀 尹 力 陈胤倩 杨晨曦 郑俊俐

2024-02-02 ——他们这样说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428397.html 1 3 为青田发展建言献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