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一版要闻

产业兴旺 强村富民

我县积极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山区样板

□ 记者 余自强

2023年,我县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责任清单,以新时代“挺进师”的奋斗实干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实现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17.57亿元,同比增速5.6%,排名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353元,全县行政村总收入达到2.81亿元,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出台惠农政策 农业发展更添底气

“这大棚还有多少天能搭好呢?”仁宫乡仁宫村杨梅种植户夏爱平正在向工人们了解杨梅大棚的搭建进度。一直以来夏爱平都是种植露天杨梅,这两年县里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棚杨梅的惠农政策,去年全县大棚杨梅产销两旺。因此,夏爱平也决定在2024年搭建15亩杨梅大棚,开始从事大棚杨梅的生产销售。

“青田的杨梅产业发展得蛮好的,我对种植杨梅很有信心。从事大棚杨梅生产政府还有补贴,今后我打算继续提升农场的杨梅品质,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青田杨梅。”青田县宫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夏爱平说。

正如夏爱平所说,从事农业最大的信心就是政府对农业的高度重视。2023年,我县杨梅种植面积达9.5万亩,政府出台大棚杨梅产业帮扶政策,对大棚杨梅种植户给予每平方米50元的补贴。此外,创新举办“六月青田杨梅红”主题消费活动,打造杨梅元宇宙沉浸式采摘场景,建强杨梅产业的“地瓜藤蔓”,借助海关备案基地等优势不断扩大杨梅出口额。2023年,全县杨梅产业销售额达6.95亿,杨梅出口额首超2000万元,带动8万从业人员人均增收5900元,同比增长7.3%。

“2023年,我们立足自身品质、区位、华侨优势,实施‘万亩示范基地’‘杨梅品牌建设’‘杨梅全产业链延伸’等系列工程,全面推进青田杨梅品质化发展。”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锋表示。

打造集散中心 优质农产品行销全球

杨梅等农产品的产销两旺也离不开政府对我县优质农产品“全国买、全球卖集散中心”的全力打造。近年来,我县依托华侨资源、进口商贸优势,着力夯实产业基础、建强服务平台、提效供销体系,全面打造集聚农产品采购、销售、出口等功能为一体的集散中心。截至目前,青田县侨乡农品城在售食品农产品已超1000余种,入驻企业年出口贸易额达2000万美元,青田县也成功入围全省首批中国一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联动区。该项案例获评全省“地瓜经济”最佳实践案例。

“2023年,我们农旅投公司依托海外华侨两万多家中餐馆联盟资源,围绕侨乡农品城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打造华侨农产品一站式采购中心,让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行销全球,助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县农业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郑文慧介绍。

夯实“三农”基础

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山区样板

2023年,我县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强村富民等重点领域,积极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山区样板,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共同富裕的世界青田打下扎实基础。2023年,我县农林牧渔业产值全年达到17.57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6%,排名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353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65元,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70,排名均在全市乃至山区26县前列。此外,全县行政村总收入达到2.81亿元,村集体增收工作预计全市考核优秀等次。

“2023年的工作总结起来就是‘农业强了、乡村美了、农民富了’。我们农业增加值、村集体经济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均排名全市乃至山区26县前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锋表示。

2024年,青田将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和美乡村示范县创建、村集体经济提质和农民收入提档等重点工作,打好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组合拳,为建设高质量共同富裕的世界青田夯实“三农”基础。

2024-01-26 产业兴旺 强村富民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424572.html 1 3 我县积极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山区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