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特别策划

青田实现 “石上开花”共富梦

青田县是中国石雕之乡、中国石都,青田石作为“中国四大国石”之一,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大气奔放,素有“天下第一雕”等美誉,是浙江十大历史经典产业,已入选首批100个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

二十多年来,我县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推进石文化产业转型、加速人才招引培育、弘扬石雕传统文化,持续发展壮大青田石文化产业。2006年,青田石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和2022年,两度被授予“中国石文化之都·青田”称号;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石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国四大国石——青田石的发源地,青田石雕小镇在2015年被列入省首批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并于2022年通过验收获评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

面对“单打独斗”之困

实现从“单链发展”向“多元融合”转变

长久以来,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因缺乏长远规划,生产局限于小作坊模式,企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低,存在“散、弱、小”等问题,导致发展后劲不够、合力不足。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县着重变革重塑开拓新局,攥指成拳凝聚合力,以数字赋能、业态融合引领产业发展。

2013年,在县、镇两级政府及县石雕产业保护和发展中心的共同努力下,青田石文化产业共富园开始投资建设,这也是我县早期较大的“双招双引”项目之一,是一处集石雕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创意基地,总投资7个亿元,目前已入驻10余家石雕相关企业。除此之外,我县还成立镇级强村公司,创新实施“一起谋、一并筹、一体管”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成切石坊小微产业园、石雕电商孵化园等消薄项目,扎实推动了产业共富。

青田县阿军石雕工作室是首批入驻青田石文化产业共富园的企业,自从入驻产业园后,负责人夏勇军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夏勇军介绍,他企业生产的都是大件石雕作品,产业园为其提供了转型创新的机遇。

从散兵到抱团,在青田像夏勇军这样通过转型做大做强的石雕商户还有很多。多年来,我县将石文化产业作为第一特色产业培育,提出了打造百亿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性谋划了一批与本地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相结合的优质项目,并明确了五个“多元化”,即石雕原材料多元化、生产方式多元化、产品开发多元化、生产管理模式多元化、销售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助推青田石雕产业跨越式发展。同时,加快推进了石雕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建成石雕艺术品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石雕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探索与元宇宙等未来产业融合,成功招引英伟达联合创新赋能中心落户,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赋能产业加速转型,成功研发全球首款NFT石雕数字藏品。截至2022年底,石雕产业营业年收入、石雕经营户利润实现七连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6%。

面对“后继乏人”之困

实现从“师徒相授”向“开放传承”转变

青田石雕技艺的传承主要依靠父子相继、师徒相传,作为“师徒相授”的典型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观博是青田石雕界的领军人物。多年来,他在不断推动青田石雕技艺传承、题材创新、作品展销等工作的同时,始终没忘记自己作为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积极培育石雕行业人才。从艺50年来,他陆续收徒50多人,众徒中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多类人才,目前,这些徒弟都已成为青田石雕行业的中坚力量。

“这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和参与石雕创作,石文化产业也开始慢慢复苏。”林观博也希望,政府部门能继续支持石文化产业,首先是从长远角度出台十年产业专项扶持计划,其次由石雕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石雕创造培训和宣传,不断扩大青田石雕的影响力。

但由于师徒相授、父子相继的传承方式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于是近年来,我县双管齐下,把人才培养方式向“开放传承”转变,专注内培外引建强人才队伍,优化环境留住人才,以构建引育全链条为产业振兴注入人才活力。在人才招引方面,出台《关于振兴青田石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青田县石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等,推出了外地青年学艺、创业补助政策,让更多的从业人员集聚青田。在人才培育方面,与中国美院、西泠印社等机构合作实现“校+园+企”联动,建成石雕技艺研究中心、石雕艺术学校等,成功探索出“研学+实训+技能培训”传承模式,不断为产业培育生力军。在人才服务方面,大力推进硬软设施配套建设,兴建人才公寓,每年举办培训不少于30场,对石雕从业者予以返税奖励、租金补助等支持政策,为石雕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优良环境。截至目前,我县拥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3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59人、丽水市工艺美术大师61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居全省各工艺美术类行业前列。

面对“底蕴浅薄”之困

实现从“固态保护”向“活态传承”转变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事实上,如今却是“酒香还要勤吆喝”。多年来,受传统观念束缚,石雕艺人对传统题材理解局限于表面,特色文化富矿挖掘浅,加上作品复制成本低导致石雕作品千货一面,更难以形成具有青田特色的石文化品牌。

为解决这一困境,我县深化“石雕+旅游”文章,通过建设青田石雕博物馆、打造全国首个以石文化为主题的4A级国家旅游景区等举措,明确打造“三点一线”的空间布局,以瓯南街道、油竹街道、山口镇为支撑点,打造10公里石文化产业带,不断深化中国石文化之都的建设。目前,已建设成集石雕展示、石雕生产、石雕体验、石雕旅游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集聚区,先后投资建设了石雕文旅综合体、青田石雕小镇、石文化产业共富园等重点工程,按照“五个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全方位激发行业活力,推动青田石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全力做好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宣传弘扬,我县还持之以恒推进山口镇的花旗街、文化巷、石雕老作坊等保护提升与有机更新,做精做靓大师旧居、石雕创作体验馆,最大程度留住石雕文化根脉和记忆;为了将小镇打造成为石雕文化地标,不断加快青田石雕“走出去”步伐,推动石雕融入全球农遗大会、侨博会、世界青田人大会等重大节庆活动,我县还定期高水平举办青田石雕文化节,举行精品石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巡展20余场,让青田石雕的社会关注度和行业影响力得到持续扩大。截至目前,我县先后完成石文化探寻线、侨石风情线等20个项目,成功搭建石文化产业共富园、石雕文创园等石文化主题旅游平台,创成全国首个4A级石文化主题公园,年均游客接待数超64万人次。

与此同时,许多石雕从业人员还借助互联网、借助线上交易平台,拓宽营销渠道。淘宝、微信群和朋友圈等线上交易平台,都成为了石雕销售的丰富载体,在高峰期,微信石雕拍卖群多达三四十个。此外,我县还与新兴电子商务企业──微拍堂合作,为传统青田石雕的品牌推广和销售打开新的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县线上各交易平台交易总额超6亿元。

多年来,青田石雕的成功转型有效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已集聚石雕企业1259家,占全省42%,共有大型专业石雕交易市场2个。在线上,构建“直播+石雕+石文化”发展模式,引进全国首家石雕抖音电商基地,设置精品直播间56个,入驻优质电商企业950家,让青田石雕实现了借势“出山”。2022年,全县实现石雕总产值14.52亿元。

实现“石头上开花”之梦

为发挥石雕产业优势提供有益经验

“青田石雕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败,再到如今的复苏壮大。在未来的几年,青田石雕也将借助青田石雕小镇创业的优势,迎来新的变革重塑,为全省各地发挥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培育先进产业集群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县石雕产业保护和发展中心主任叶旭伟表示。

在下一步的具体工作中,我县将主动拥抱新技术新业态,大胆运用创新思想,探索石雕制作与元宇宙、机器人等技术融合,借助电商直播让“石头疙瘩”走出大山,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各地探索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范例;其次,坚持外培内育,形成“以人才厚撑起产业厚,以人才兴赋能产业兴”的生动实践;同时,还要突出文化铸魂赋能,以石文化厚植产业的软实力,成功打造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

叶旭伟表示,接下来,我县还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八八战略”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提出的培育“百亿石雕产业集群”战略部署,厚植青田石雕块状特色产业优势,用好侨乡大花园EOD国家试点项目抓手,全产业链式谋划发展石文化产业,实施石文化景区5A创建计划,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球石文化旅游目的地、历史经典共富小镇样板,让“石上开花”带领群众和石雕从业者走好产业致富路。

2023-07-10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358497.html 1 3 青田实现 “石上开花”共富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