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水利

抗旱保供 “渴”不容缓

我县念好“三字诀”守住供水“生命线”

小溪水利枢纽施工现场,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城区提供5840万立方米水源

县水利局牵头召开《青田县农村供水应急预案》编制讨论会

全县42个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集中正式开工

县水利局组织工作人员到章村乡颜宅村供水站,对供水设施进行安全排查

仁庄镇开展河道应急抽水

海溪乡打井引水现场

在吴坑乡开展应急送水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文/黄玲晓

今年7月以来,我县受到长时间干旱少雨天气影响,降水减少。截至10月31日,全县累计降水量127.4毫米,较常年偏少82.8%,导致农村供水水源水量严重不足,缺水涉及19个乡镇、106个自然村,约1.3万余名群众受影响。一边是高温干旱天气,一边是群众不断上升的用水需求,“全力以赴抗旱保供水”成了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我县坚持“预”字当先、“实”字托底、“稳”字求进,不落死角部署抗旱保供工作,不折不扣落实抗旱保供措施。同时,采取应急措施解决短期缺水困难,加快推进供水保障项目以应对远期极端气候下的供水保障问题,全力提升县域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牢牢守住“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底线。

“预”字当先 勇担使命保供水

抗旱保供水是一场民生大考。面对困难,县水利局主动靠前,准确分析研判抗旱形势,提前做好各类预案,科学部署、狠抓落实,把握抗旱工作主动权,构建供水保障防线,全力保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今年7月以来,县水利局牵头组织抗旱保供水相关工作会议8次,先后3次下发关于抗旱保供水工作通知,特别在农遗大会、中秋、国庆等重要时期充分部署各项抗旱工作。与此同时,水利干部积极下沉供水一线,督促指导统管单位和乡镇(街道)开展抗旱保供水工作,对发现的供水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实行闭环管控。

“实”字托底 多措并举保供水

守住供水“生命线”就是守稳城市“民生线”。旱情发生后,县水利局科学调度、多措并举,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扎实有力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

针对干旱导致供水不足的实际情况,县水利局立足长远,联合县气象局多次召开供水形势研判会商会议,关注气象变化,动态研判供水形势,做好旱情监测。并及时关注供水水库蓄水情况,科学评估可供水时限,为做好伏旱连秋旱各项抗旱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受降水不足和持续高温的影响,吴坑乡多个村出现了旱情,部分村子水池、水井已干枯见底,群众日常生活用水成了困难。县水利局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为已经无法正常供水的村庄进行送水,缓解村民用水的燃眉之急。为了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全县35个站点实施限时供水,合理规划使用水资源。并及时寻找新水源,就近河道抽水补充水量。

为做好水库水量调度,确保科学用水,县水利局根据“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从严从紧抓好水库水量精细化调度管理,尤其对中部水厂水源(金坑水库)划定保供水警戒线(195.30米)管理,当水库水位达到或低于保供水警戒线时,电站不得用水发电。考虑到今年干旱的严峻形势,金坑电站在水库水位降到199米时便停止发电,优先保障中部区域(高湖、东源和船寮)5万多群众的供水安全。

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离不开资金保障。为此,县水利局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水利救灾资金704万元,做好第一批抗旱保障资金236.46万元的拨付,涉及全县97个点位1.3万余人常住人口。同时,完成380万元抗旱保障物资的公开投标采购工作,制定抗旱物资调拨制度,由县水利局集中采购储备水泵、水管、电线等抗旱保供水相关物资,各乡镇(街道)依照需要申请,由县水利局统一调拨,有效提高了抗旱物资的有效利用。截至目前,各乡镇(街道)已申请调拨使用物资约150万元。

为了进一步加强群众节水意识,县水利局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积极发放节水告知书,增强了公众的节水意识和水生态环境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了爱水、惜水、管水、护水的良好氛围。同时,县水利局还加强值班值守力量,严格执行值带班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抗旱保供水相关工作。加强舆情信息传递,保障信息渠道畅通,着力关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确保能够快速响应。

“稳”字求进 提档加速保供水

今年7月,我县印发了《青田县农村供水保障行动计划(2022—2024年)》,启动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供水保障工程365个,总投资7.38亿元。规模化供水项目正加快从储备类转化为实施类,不断谋划补充规模化水源工程,加速构建完善全域大水网。

加快构建水网大动脉,提升供水规模化水平。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县水利局全面谋划县域分级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方案,计划总投资约20.2亿元。中心城区供水水源形成“一源一备”,中部和西部组团乡镇供水水源形成“互为备用”,部分乡镇集中供水水源形成“一流域一水源”。截至目前,中部引水工程、吴坑乡集中供水工程一期(吴坑管网工程)已开工建设,项目投资2.18亿元。西部引水工程计划、新八源水库、舒桥乡中央坑集中供水工程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

加快推进单村供水提升建设,提高“小龙头”安全。三年供水保障期间,全县将实施涉及182个村的单村改造提升建设,计划投资3.7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9600万元实施42 个村供水保障工程(其中18个村供水保障工程为本年度省级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涉及鹤城街道等20个乡镇(街道)42个村,共3.83万人口。2023、2024年计划投资2.84亿元实施140个村供水保障项目,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批复,计划年底开工建设,力争三年单村供水提升项目在两年内完成。

加快提升全县供水工程数字化水平,数智赋能大水网监测。有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供水数字化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数字化赋能供水管理体系变革,努力实现城乡供水从源头到龙头数字化“监管+服务”,使城乡供水工程“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成为可能。县水利局还以“互联网+”为依托,投入1490万元建设“青田县农村饮用水信息监控中心”,今年将对197个供水站进行感知体系建设,实现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质水量数字化监测覆盖率达100%,农村供水工程水量数字化监测覆盖率达35%以上,目前已完成104个点位的感知体系建设。同时,供水服务企业入驻“浙水好喝”供水服务专区,设立供水热线电话,及时处理用户投诉,不断提升供水服务质量。

加快布局统管机制一体化,真正实现城乡统管“同质、同标、同服务”。县财政投入2420万元用于饮用水县级统管工作,做到农村饮水工程有机构服务、有人员管理、有政策支持、有经费保障,基本实现“城乡同质饮水”。今年9月底,县水投公司通过公开招投标完成了新一轮统管第三方委托管理工作。“十四五”期间,我县将继续优化统管机制,积极探索推动城乡供水工程一体化管理,理顺供水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供水工程“同质、同标、同服务”一体化管理。

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此,县水利局科学精准制定保供水预案,强化抗旱保供保障措施,把旱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避免旱情带来“憾”事。抗旱保供水工作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基础性的工程,未来我县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守住供水“生命线”。

2022-11-23 我县念好“三字诀”守住供水“生命线” 20 20 青田侨报 content_288416.html 1 3 抗旱保供 “渴”不容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