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叶妍) 昨日,在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一台台崭新的专业设备正在运转,检测人员正在检测豆类加工品“千张”,而这是该中心通过资质认定后,开展的日常食品安全保障任务。
衣、食、住、行,是民生大事,而其中食品的安全,始终是百姓关注的热点。2018年,我县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列入了县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紧紧围绕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工作,以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为主线,全力抓好民生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成青田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实现全县食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食品检测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执法全覆盖,有效推动全县食品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
为优化县级食品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强有力的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持体系,我县以高起点建立起检验能力水平达到区域领先食品检测机构为目标,于去年3月正式启动了青田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启动至今,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于去年7月17日取得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这标志着可出具有法律效力的食品检测报告书。
据了解,该中心目前设有微生物实验室、化学操作室、原子分析室等专业实验室,并配备微波消解仪、DMA-80全自动测贡仪、ATB细菌鉴定仪等仪器设备,支持中心食品检测工作正常开展。同时,其检验能力覆盖食品理化、微生物、农药残留等共计413个检测项目参数,涉及面筋制品、豆制品、淀粉制品等50种以上产品的全项目检验,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环节食品检验检测完全由一个机构承担,检验检测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农贸市场每日会对蔬菜、肉类等食物进行快检。以往如果测到有农药残留超标等情况,会把样品封样保存,送到义乌、杭州等地去进行检测,拿到结果需要三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现在有了检测中心,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出结果,对于食品安全检测来说,更加便捷,效率也更高了。”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中心开展各类检验检测工作,包括承担县食安办下达的食品安全抽检及检测任务,协助县政府和县食安办承担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检测,根据情况开展对外检测技术服务等工作,用真实数据说话,增强食品质量技术监督的力度,更好地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生产企业因经营不规范被提高贷款利率、抽查农贸市场商户并对不符合相关食品安全相关规章的商户进行查处……2018年以来,我县食品安全监管频频“亮剑”,通过严管与打击相结合,保持了打击食品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食品生产企业、农贸市场所提供的食品是否安全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事情。为此,我县通过完善机制,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构建并完善全链条的检测、溯源等监管体系,实现监管‘无死角、全覆盖’。”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日常监管实行全覆盖的同时,我县加大专项整治力度,通过高频次的抽检与抽查同步,依法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让各类不安全的食品经营行为无所遁形;以问题为导向,在随机抽查时同步实施监督抽检;加大对食品安全的追责力度和行政处罚力度,并将严重失信的企业纳入“黑名单”实行重点监控。
同时,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我县还进一步深化实施食安金融联手信用工程,加大联合惩戒的力度,倒逼生产经营单位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食品经营单位4419家,其中餐饮单位1974家,食品流通领域1722家,食品生产企业29家。2018年,全县未发生等级以上食品安全事件,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稳步提升,全县食品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向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