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特别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一版要闻

第A02版
综合新闻

第A03版
特别策划
 
标题导航
中国青田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2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最美不过家乡景 最浓不过家乡情
倪丽丽家的孩子们
林紫薇一家
章志光与孙女
卓玉彬和父亲
吴庆庆与儿子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对于在外游子而言,回家是一种幸福,结束了一年的奔波;回家是一种温暖,结束了一年的思念;回家是一种感动,结束了一年的牵挂。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游子们纷纷返乡,在与亲人团聚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侨乡年味和不一样的家乡变化。

    □ 记者 章一聪 吴楚楚 徐佳佩

    倪丽丽 如今的家乡更像旅游景区

    临近年关,和吴坑乡大多数外出经商、务工的青年一样,倪丽丽也带着家人回到了老家——吴坑乡吴坑村。于往年过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她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但让她更高兴的是老家的变化。

    “真的很意外,老家变得很漂亮,像个旅游景区,村里到处都是别具一格的小景点。”倪丽丽告诉记者,前几天,趁着天气晴好,她还和嫂子带着家里的几个孩子去村里好好逛了一番。一路上,她的小外甥女和小外甥都直呼“太漂亮了。”

    相比孩子们看到不一样的家乡美景,倪丽丽坦言,以前的吴坑村给她的印象就是地道的农村,脏乱差、村民乱堆放、道路狭窄、到处都是乱拉的电线,背街小巷里更是杂乱不堪。2018年,吴坑乡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整个村庄大变样。

    倪丽丽表示,以前过年回来,要是带孩子出去玩,最多就是邻里间串串门、压压马路,没一会儿就要回家了。但如今,村里多了许多景观节点,每个节点的设施还各有特色,孩子们都能玩上好一阵子。

    其实,这一次回乡,并不是倪丽丽这一年来第一次回来,2个月前,倪丽丽就曾回过老家办事,当时的吴坑村还在整治进行中。

    “那次是我第一次发现村里变得不一样了,以前老旧的房屋墙体变成了很有家乡特色的3D彩绘墙体。村内的道路也变得格外宽敞。”倪丽丽说,当时,她还特意拍了照片发朋友圈“炫耀”了一番,觉得老家整治得很好看,非常期待过年回家时好好看一看老家的新貌。

    “连家门口的路灯都变成太阳能的了,感觉非常洋气。”倪丽丽说,以前村里也有路灯,但是像现在这种造型新颖的太阳能式路灯,她在其他农村很少见到。如今,她也能大大方方地向外“吆喝”自己家乡的美景,邀请朋友来家乡逛逛。

    章志光 要让孙女记住家在青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对于漂泊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无论身在何处,回家过年都是他们心中最热切的期盼。跨过千山万水,只为那一缕乡音。

    “再怎么样,总要回青田过年的。”章志光是旅居在保加利亚的青田华侨,每一年春节,他都会提早回国。对于他来说,青田是他成长的地方,他的根在青田。

    相比于往年独自回国,今年,章志光格外开心,因为,除了儿子因为要照顾国外店里的生意走不开外,妻子、儿媳妇、孙女都与他一起回国了。他告诉记者,孙女已经8个月大了,因为在国外出生,一直待在国外,无法带给青田这边的亲戚看看。趁着这次回家过年,便带孙女回国,见一见青田的亲戚朋友。

    “这几天孙女每天的状态都是‘今天要见叔叔阿姨,明天要见外公外婆,后天又要见哪个亲戚’,两边的亲戚朋友加起来,行程安排得比我还满呢。”谈论着孙女与青田的第一次邂逅,章志光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他表示,虽然孙女出生在国外,但自己和家人都坚持要先教会孩子讲中文和青田话。“青田人当然要会讲青田话,而且我打算以后每年都带孩子回青田,要让她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老家在青田。”

    除了要带孙女体验青田的“年味儿”,这几天,章志光还准备带孙女去自己的老家——高市乡高市村,感受农村不一样的“年味儿”。

    “还是家乡的年味儿足,在保加利亚可感受不到这么热闹浓郁的氛围。”章志光说。

    林紫薇 离家后才明白过年的意义

    从学生到成人,对过年的理解也会发生改变,对于在异乡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在外的日子有自由也有孤独,但还是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最为温暖。

    “过年总是要回家乡过的,回到青田就会有一种归属感。”90后林紫薇是青田温溪人,今年是她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头,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在四川成都工作。林紫薇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独立生活,在外面最想念的就是家人,所以她特意将年假留在春节假期前,就是希望能早点回家,多陪陪父母长辈。

    “越临近过年,就越想家。请年假的时候其实心已经飘到家里了。”林紫薇激动地说,当她抵达青田动车站的时候,觉得空气都是新鲜的,听到方言都感到格外亲切,离家人也更加近了。林紫薇告诉记者,在她回到青田的那天,母亲一大早就起来忙活着买菜买肉做饭,糖糕、三粉饺、红烧田鱼、麦饼……这些令她念念不忘的家乡菜组成了回家接风洗尘的一餐。“成都的美食也特别多,但是我还是最喜欢家里饭菜的味道。”林紫薇说。

    在外的人更易思家,一年的辛酸苦辣,在与家人相聚时,便算不上什么了。一年的勤勤恳恳,为生活奋斗,也只有在此刻,才有了放松的理由。“以前我的身份是学生,今年的身份转变了,现在因为与家人相聚、能成为父母的依靠而开心。”林紫薇感慨,小时候,过年代表着新衣服、新鞋子、压岁钱,是她最期待、舍不得过完的时间。长大后,过年变成期望、想念,还未到家,心就随着节日氛围飞回了家,想念父母做的菜,想念家乡的一切。

    卓玉彬 家乡永远是我心中的牵挂

    香喷喷的年夜饭、喜庆热闹的鞭炮声、街坊邻居的拜年问候……春节回家过年对于每一个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来说,都是一种向往。为此,大多数准备回乡过年的华侨都会早早地抢订机票,大包小包地漂洋过海回国。

    “回来过年,对于常年在国外的我来说,有一种归属感。”海口镇海口村村民卓玉彬是旅居南斯拉夫的青田华侨,距离上一次回国已有两年了,这一次回国,海口村的变化让他“大吃一惊”。

    卓玉彬表示,他出国打拼已有15年了,那个年代的海口,不仅到处都是老旧的房子,村里的道路也较窄,村里的卫生环境也比较差。然而,这次回来,他却发现,村里随处可见别致的小景观点,原来狭窄的道路、小弄被清理得越发干净,老百姓的卫生环保意识也越来越高。“每天早上天一亮,我们的文化礼堂广场上就有几十人在打太极,晚上还有农村妇女们结对跳广场舞,村里满满的人气。”

    干净、卫生、宽敞、热闹。对于卓玉彬而言,这些关键词是他此番回国最大的感受,相较于以往家门口的“脏乱差”,如今的街道整洁有序,邻里和谐让他对家乡更多了一份留恋。

    除了感受村里的变化,卓玉彬回乡过年更主要的是对于‘年味儿’的重温。其中,筹备充满“年味儿”的糖糕、豆腐泡、千层糕就是一大乐趣,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时代。采购年货、准备年夜饭等对他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感觉回国过年是最惬意的事。回国过年就是一解乡愁,重温‘年味儿’,特别是能够陪伴在父亲身边。”卓玉彬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能跟家人朋友团聚的日子越来越少,每年能够回去看看父母的日子也变得屈指可数。所以,他会尽可能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父亲。

    吴庆庆 让孩子感受中国年

    “我的孩子快三岁了,但是都没有在中国过过年,所以这次我带他回来,在老家过年,让他感受一下家乡过年的味道。”.出国三年,虽然每年都会回国,但是却没有在国内过过年。所以今年,趁着孩子也长大了,在乌克兰做生意的吴庆庆便带着孩子,回到了家乡青田。

    三粉饺、麦饼、南瓜馒头、糖糕……刚回国不久,吴庆庆已经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准备了各种美食,而她的孩子也在这段时间里尝到了许多从未吃过的食物,并喜爱到顿顿都想吃。

    带着孩子回国,最开心的莫过于吴庆庆的父母。“孩子从2016年出生后,没几个月就和我一起出国了,加上2017年回来一个月,这次是我父母第三次见到他们的外孙。”吴庆庆说,平时在国外会和父母进行微信视频,让他们通过网络见见孩子,但是视频只能看不能抱,无法消解他们对孩子的思念。临近过年,她抽了时间,带着孩子回国。

    防洪堤散步、田里玩泥巴、看孵化小鸡,回国的这段日子里,吴庆庆的父母带着他们的外孙尝试了很多事情,希望能够丰富孩子的童年记忆。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吴庆庆的孩子也与她父母之间加强相处、增进了感情。

    过年临近,吴庆庆家中也开始了年前的忙碌。贴对联、挂灯笼、大扫除、购年货。“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除夕那天,我们可以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拍全家福、看凌晨的烟火,把当下的幸福定格在相片中,让我的孩子切实感受家乡热闹的过年气氛。”吴庆庆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共青田县委宣传部主管青田侨报社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6]54号 浙ICP备07019704号
通用网址:中国青田网 地址:青田县鹤城镇新大街25号 电话:0578-6829101 6829956 Email:info@olink.com.cn info@qtmail.cn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特别策划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广告
最美不过家乡景 最浓不过家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