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楚楚) 近日,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杭州胜利闭幕。会议期间,我县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群众呼声,发出青田“好声音”。
省人大代表徐永丽在讨论时表示,近年来,丽水市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按照“打好五张牌,建设大花园”的新定位、新使命,凭借丽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气,依托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浓厚的农耕历史文化、原生态的景区景点优势,按照“一县一品、一县一特”区域空间布局,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但仍存在用地需求无法满足农旅融合发展的情况。她建议,省政府能适度增加丽水市打造全域旅游、大花园建设的用地指标,建立农旅融合用地指标交易内生机制。
省人大代表、周大妈帮忙团负责人周雪华则带来了《关于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老年宜居环境的建议》。周雪华建议,在制定城乡规划时,统筹考虑建设适老性的公共设施、服务设施、医疗卫生和文化设施,在公共交通及景区、医疗机构、文体场馆等场所,加强关爱老年人,增加有关老年人设施的配置,实施无障碍建设,为老年人共享美好的生活提供方便。同时,对坡道、楼梯、电梯、扶手等公共建筑节点进行改造,满足老年人基本的便利安全通行需求。
针对如何切实加强我省华侨家庭“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省政协委员郭胜华在讨论时建议,要从“聚侨心”的高度重视“侨留守儿童”问题,提高党政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等对侨务工作重要性的理解,增强做好华侨子女工作的自觉性。要积极开展“侨留守”专题研究,适时微调相关政策,尽量照顾“侨留守儿童”的权益。要发挥侨界群体主动性,组织筹建“侨留守儿童”关爱基金会,让侨留守儿童能切实得到关爱和帮助。要因“侨”施教,搭建“侨留守儿童”媒介平台,建设侨乡特色基础教育等。
省政协委员尹霄敏则关注农产品出口方面的话题。尹霄敏认为,丽水是全省重要的农产品保障基地,“丽水山耕”品牌又是省政府重点扶持的浙江农业版“品字标”,在我县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对于加快向外打开生态农产品输出通道,加快摆脱贫困,促进生态富民有着重要作用。
省政协委员卓旭光就“实行医院、药店分享处方”“进一步加强食品、果蔬检验”“建立农村老人服务中心”等话题发声。
省两会期间,青田的代表委员们还就“华人华侨参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华侨如何在‘一带一路’上作贡献”“支持文青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完善浙西南公路网布局”等提出建议,发出青田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