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静 通讯员 王存娟)“之前跟着网上短视频练习,总觉得没效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了专业筛查后,才知道发力方式全错了!”近日,在白龙山凤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盆底康复科,产后44天的胡女士完成阶段性治疗后,对疗效赞不绝口。作为该中心重点打造的特色科室,盆底康复科凭借先进设备、个性化方案和便民服务,已成为周边居民“家门口的健康驿站”。
白龙山凤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片区中心,依托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片区化改革,辐射赤石乡、雾溪畲族乡两所卫生院,其特色科室建设精准锚定群众需求。针对产后女性盆底健康认知盲区,科室配备生物反馈治疗仪、电刺激仪等专业设备,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患者定制个性化康复计划,还推出延时服务解决上班族就诊难题,让居民在基层卫生院就能享受到与医院同质的诊疗服务。“超过70%的女性存在盆底锻炼方法错误问题,怀孕分娩无论顺剖都会损伤盆底,专业筛查和指导不能少。”白龙山凤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盆底康复科医生王存娟说。
据了解,去年以来,云和以“健康云和”建设为主线,构建“1+2+4+X”服务体系,将全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划分为四大片区,以“片区中心”为核心,推动特色科室建设在全县落地开花。各片区遵循“统一路径、差异定位”原则,依托医共体资源整合优势,共享县级医院技术支持,通过“云诊室”“远程检验、影像、心电中心建设”搭建四级联动诊断平台,让“云会诊”“云巡诊”常态化,同时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形成“轻症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闭环。在此基础上,结合辖区群众需求差异,各片区特色科室各有侧重:浮云元和片区聚焦“两慢病”管理,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供长期规范的健康监测与用药指导,同步打造智慧化五星级预防接种门诊,用智能系统优化接种流程;崇头片区深耕口腔健康与中医服务,口腔科室深入乡村开展免费筛查和科普,旗舰中医馆邀请县级专家定期坐诊,让传统医术惠及山区群众;石塘片区则在发展中医、口腔特色科室的同时,强化急救能力建设,完善急救设备与团队,开通绿色通道,破解乡村“急救响应慢”的痛点。
如今,特色科室建设已成为云和基层医疗提质增效的“引擎”。“到2026年,全县四大片区诊疗中心将全面建成,特色科室成效将进一步凸显,区域远程会诊将实现常态化,预计基层门诊诊疗人次年增长超17%,分级诊疗体系更加完善。”县卫健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云和将继续深化医共体改革,通过健康讲座、社区科普、义诊等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持续丰富特色科室服务内涵。从一个片区的 “亮点”到全县的“底色”,云和正以特色科室为抓手,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入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