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2—1945年间,云和各种疫病两度横流,第一次高峰在1943年10-11月,第二次高峰是1945年7-11月。其特点是从城镇及其近郊开始,向四周蔓延,来势汹汹,传染范围广,危害程度深,死亡人数多。人人谈鼠色变,惶惶不可终日。
经调查证实,1942—1945年期间,云和人民饱受细菌危害,鼠疫、痢疾、霍乱、炭疽等疾病在许多乡村流行肆虐。据不完全统计,受害人总数达1237人。其中鼠疫危害最为严重,受害1116人,死残无以计数。流动的外籍军政人员及流浪难民死亡人数无法统计。鼠疫危害的重灾区是石浦村、勤俭村、局村村。石浦村121人感染,死亡115人,占全村人口总数20%以上;勤俭村78人感染,死亡69人;局村感染77人,死亡74人。从死者年龄看,全县61岁以上死亡72人,最大的86岁,是兰彩英,局村人;17岁以下的198人,最小的出生仅20天,系大徐村陈×;18岁至60岁的831人,可见死者青壮年占多数。许多家庭面临绝境,惨不忍睹。廖根昌,古竹村人,在城镇前溪弄口开店经商,店号“廖和丰”,一家三代相继染上鼠疫,在一个半月之中,9人被夺走生命,加上佣人,共10人。小顺乡麻厂村刘开隆一家6口,连同亲友共死11人;李山前村陈宋菊怀孕6个月,染上鼠疫后,胎死腹中,母子同归黄泉;黄水碓村吴彩岳染上肺鼠疫,卧床不起,才出生7个月的婴儿魏三宝吮吃母奶,母子同病死亡。
除了鼠疫,痢疾、炭疽病菌也危害匪浅。石塘双港村吴章禄,1944年7月感染上炭疽病,开始发高烧,右脚肿胀,十分疼痛,医师用606和草药久治无效,后又到丽水天主堂住院半年仍然无效,最后右脚糜烂,脚筋收缩,下肢变形瘫痪。
抗战期间,云和疫病流行的根源有人员流动和物资转运传入及日机从高空直接投放疫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