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英士大学在云和

1938年11月,由省教育厅厅长许绍棣提出创办大学的建议,以黄绍竑之名在省政府委员会上提议,获得通过。初次定名为“浙江省立战时大学”,后为纪念辛亥革命先驱陈其美(别名英士),改名“浙江省立英士大学”。1939年5月,重庆教育部同意,指令定校名。学校设农、工、医各一个学院。农学院设农艺学系、畜牧兽医学系、农业经济学系;工学院设土木工程学系、机电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医学院设医学系、药学系,共八个系。建校筹备处初设在丽水城西三岩寺。以后,省立处州中学为避免敌机轰炸迁往离县城20华里的石牛村,校舍空出,英士大学就借用处州中学龙门岭原校舍为校址,供校本部及一年级新生教学之用。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备,英士大学于1939年10月22日正式开学,首届一年级学生128名,以后再扩招到440名。

1942年6月24日,丽水沦陷,8月2日,松阳沦陷。这期间,云和、丽水、松阳接连惨遭敌机轰炸。原在丽水、松阳的英士大学也随之后迁,分头散至云和、景宁、泰顺。在丽水城内的校本部及工、医两院,大部分师生员工先撤,上午离城,下午县城即告陷落。由教务长陈荩民率领的一路,向云和县进发,到达沈村,后又转入景宁县,原想在景宁落脚,但当时省教育厅、警察厅等已迁驻景宁,英大只借到一处庙宇,难以办学,于是决定向泰顺县司前镇进发。在松阳的英大农学院,随同农改所从山路辗转迁至景宁县沙湾。日寇撤退后,因省政府及建设厅在云和县,农改所本部也迁至云和县霞晓桥村。

1942年8月28、31日,丽水、松阳相继克复,日军退回金华,学校才逐步选点复课。恰好此时小顺铁工厂原有厂房及职工宿舍已大部腾空,经过努力争取,得到有关部门同意,英大校本部及随省农改所同迁到霞晓桥村的农学院集中到小顺,作为临时校址,筹备开学。前已撤至泰顺司前、里光的工、医两院,考虑到该地过于偏远,交通不便,拟迁回云和,但因局势不稳,费用较大,就留在当地筹办复课。此后一段时间,英士大学活跃在云和,为云和县境内有高等学校之始。

云和成了浙江省临时省会后,为了全省辖区内培养本系统公务员,省各厅处以省政府名义委托办理,附设在英士大学,成为英大专修科,先后开办有行政、财政、会计三个专修科。行政专修科设在三溪乡隔溪寮村,主任阮毅成(省民政厅长)。专修科教务除少数专任人员外,大部分由民政厅、处的中高级职员兼任,阮毅成也会来讲课。1942年秋开班,借用宋家一所大房子上课。财政专修科设在三溪乡长田村,主任黄祖培(省财政厅长)。当时省财政厅驻长田村,机关与办班同在一村,师资、事务工作方便。会计专修科设在南溪乡象山村,主任陈宝麟(省会计处会计长),省会计处驻城内建国路明伦堂,即今之县实验小学。按当时教育部规定,专修科学制2年,课程设置也有一定要求,实际上,各厅、处根据各自条件而有所变动。

1943年夏,重庆教育部提出改组“浙江省立英士大学”为“国立英士大学”,这是一次较大的变动与提升,全校师生颇表欢迎。改组后的校址有所调整,国立英士大学校本部、农学院、艺术专修科设在云和县小顺村(对外称叶村);医学院、法学院在泰顺县司前镇及里光村;国立北洋工学院在泰顺县百丈口镇;行政、财政、会计专修科班原址未动。

浙江师范大学原校长蒋风,在他的《思念小顺》一文中有如下的记述:“浙江省立英士大学改国立,到建阳来招生……(我)便毅然报考了农学院……1943年初冬……我到小顺英士大学报到后,就住在浙江省铁工厂的一个大车间里,在那个大车间里,放下了300多张成排的双层床铺,成了全校七八百名男生共卧的大寝室……度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开始是每天二干一稀……后来连这点也吃不上了,于是又改成了两顿稀饭……但大多数同学毕竟都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日子还是过得充满朝气。”

从东南联大合并过来的艺术专修科,是当年英大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专业,因为她拥有一批著名的画家、学者,如潘天寿、俞剑华、谢海燕、倪贻德、孙多慈、郑仁山、叶元珪等,都是闻名遐迩的教授,许多青年学子就是慕名远道而来的。在当年的小顺街头、瓯江之滨、菜花田野,常可见带着画夹的艺专学生在写生。潘天寿等教授住在小顺村弄峡儿的一所民房,自取名“聚英阁”。

当年大学招生都是各自为政,由学校分散自行设点定额招收。英大招生分春、秋二季,在福建建阳、江西上饶、浙江缙云壶镇、丽水、云和等地设点招生。云和的招生点设在省立建国中学(瓦窑)。国立北洋工学院在云和设有办事处,主任陈培烈,地址在城西三仙宫,街头白水路附近。另有英大外语专修班,地址在城镇后溪边的东岳宫,短期,后停办。

至1944年8月25日,丽水第二次沦陷,云和告急,遂将云和的校本部及农学院迁到泰顺县的司前镇,与原先已迁此的法、医两学院会合,艺术专修科独立建成省立艺术专科学校。1945年8月,抗战胜利,学校奉命迁至温州,北洋工学院并入英士大学。1946年秋,学校由温州迁往金华。1949年4月,金华解放前夕,国立英士大学最末的一届毕业班学生按期毕业,学校发给临时毕业证书,校长邓传楷,院长(工学院)王子瑜。

英士大学建校历时虽很短暂,但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同时在所设院校之处,带来新时代的气息,传播了科学文化思想,厚植了战时艰苦办学的高贵精神。

2025-08-29 15 15 今日云和 content_573573.html 1 3 英士大学在云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