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凤凤 通讯员 李卿)“过去最怕‘突击检查’,生产计划常被打乱。现在提前5天收到《行政检查预告通知书》,告诉我们哪些部门来、查什么、查多久,心里踏实多了!”近日,云和某物流公司负责人道出了当地企业主的心声。这份“踏实感”背后是云和创新推出的“云企舒”十项工作机制。
据悉,自《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印发后,云和系统梳理涉企检查痛点堵点、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推出《云和县落实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云企舒”10项工作机制》。该机制以“管住风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为核心监管理念,依托县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优势,通过清单查、统筹查、分类查、综合查、亮码查“五个查”工作要求,将十项创新做法融入监管服务体系,全方位构建起“监管+服务”新模式。
该机制聚焦企业实际需求推出的十项机制招招“接地气”,在“管住风险”与“无事不扰”间找到了平衡点。其中“企业安静期”制度明确每月特定时段(尤其是生产高峰期)暂停非必要入企检查,为企业专注生产护航;“综合查一次”机制依托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对合规企业实施年度“最多联合检查一次”,推动执法检查“能并尽并、能合尽合”,大幅减轻企业迎检负担;“无感式”数字监管依托“云上智治”平台,通过远程监测、信息共享即时预警处置潜在隐患,实现政府“隐身”监管、企业“无感”整改;“涉企精准画像监管”机制创新信用动态评级(A免检、B年检≤1次、C年检≤2次、D依法检),直接兑现“信用红利”——A类企业享“免检”待遇且资源倾斜,C类和D类企业获重点帮扶以促“两个周期内至少升一级”,形成“守信激励、失信受限”良性循环;“预告+委托”检查中,执法部门入企前须提前5个工作日告知事项、时间及人员,杜绝形式主义干扰,实现“阳光排程”。
此外,该机制还涵盖建立联席会议、预约式行政指导、涉企活动反馈、事后评价监督、执法人员培训等措施,通过规范执法流程、强化服务意识、畅通监督渠道,形成全链条监管服务闭环。
“云企舒”十项工作机制正悄然重塑着云和政府与企业的互动模式。截至7月31日,共开展涉企检查402户次,同比下降46.90%;减少企业干扰238户次,同比上升32.96%;开展联合检查459户次,同比上升40.36%,为实现2025年底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检查实施率60%以上的目标奠定基础;累计完成在线监管超300万小时,帮助企业及时排除违法隐患800余处,非现场检查占比持续提升。同时,企业平均迎检时间减少78%,关于“频繁检查”的投诉举报量下降40%,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9.80%,为云和县打造 “静音” 营商高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