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叶益鹏 通讯员 林李娜)“谢谢,我知道该怎么维权了!”近日,浮云街道“幸福讲和客”工作组获悉,某网约车平台的司机欲通过越级上访的形式反映群体性经济损失与维权需求,其中一位受损司机为云和籍。面对年轻面孔,工作组创新引入AI参与调解,以大数据、多案例做论证,切实打消了司机的群访念头,引导其通过正规渠道依法维权。
“调解初期,调解对象对调解工作存在一定的顾虑。”浮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季国林坦言。为此,工作组主动打破常规沟通模式,采用“情感先行、法理跟进”的双轨策略,耐心倾听调解对象的具体诉求、情绪与顾虑,了解事件经过、核心诉求及维权期待。过程中,调解对象一度误解工作组意在阻止其向上级部门反映问题,针对这一情况,AI软件“及时出手”,通过展示类似案例、出具智能分析报告,为其详细分析解读了各类维权途径的使用场景及具体利弊,并以可视化数据呈现出了不同维权方案的成功率与耗时对比。
调解内容与AI数据的互相印证,有效缓解了当事人的焦虑情绪。调解工作的最大初衷,就是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精力损耗帮助被调解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因此,在AI介入的基础上,工作组针对调解对象的诉求精准发力。先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合同纠纷的条款,详细阐述公民合法权益的边界,再帮助其梳理司法维权的完整流程,细致说明立案条件、证据清单和庭审注意事项,让调解对象清晰了解到司法途径的可行性,认识到“堵门闹事” 等非法维权行为可能面临的治安处罚风险,并最终树立起“依法维权才是最优解”的正确观念。
“‘AI+调解’的创新运用,为我们后续的调解工作打开了思路、提供了有益借鉴。”调解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工具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法律专业服务与群众需求的深度融合。后续,“幸福讲和客”将继续引入新技术、新模式,为群众权益保障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解题方案,让群众在维权路上少走弯路、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