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12月,杭州沦陷,民国浙江省政府机关和大批工厂、学校纷纷南迁,临时省会设在永康县。丽水是国民党浙江省政府确定的第二临时省会。与此同时,省建设厅、省教育厅等部分机关、工厂、学校陆续迁到丽水。大批爱国进步青年云集丽水,23岁的陈怀白就是这些进步青年中的一员。1938年1月18日,陈怀白等30多名进步青年跟随中共云和县特别支部到达云和县城。
1月28日,云和县政府下达聘函,正式聘请吕克仁、陈怀白等36人担任云和县乡村建设指导员。从此,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就有了公开合法身份,并以此为掩护从事抗日救亡运动。陈怀白被分配到小顺区梅湾乡任乡建指导员。
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党组织决定在全县农村全面推行“二五”减租、减息,以减轻农民负担。在一段时间里,从县城到乡村轰轰烈烈地开展“二五”减租、减息的宣传活动。陈怀白根据《送哥哥去当兵》小调,创作了一首《“二五”减租》歌,并在农村全面推广,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这首歌不仅朗朗上口,易学易懂,而且通过学唱,使“二五”减租的道理也更加明白,深入人心。
1938年五六月间,中共云和县特支在外来知识青年中先后发展吕克仁、陈怀白、张小如、周春龙、陈明、郑求真等人加入党组织。他们以“乡建指导员”的公开身份,隐蔽在群众之中,朝夕与农民以及积极分子相处,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和影响;通过与农民积极分子谈心的办法,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把农民积极分子团结在自己周围。在梅湾、陈村一带,吕克仁、陈怀白将在减租减息和民选乡保长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先后发展毛志明、毛呈文、毛呈武、陈江海为中共党员。8月,中共梅湾村支部建立。这是云和县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
同时,陈怀白还参加了云和县战时政治工作队(简称“云和县政工队”)。战时政治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战形势,组织各种社团,开展抗日救国运动。为体现政工队的战斗意志和精神,陈怀白、周佐年合作创作《政工队队歌》,其歌词是:“我们是铁似的一群,从工作中学习,在战斗中成长,走遍寂寥的山谷,从城市到乡村,要推动时代的巨轮,向民族解放的路上前进。”
1938年七八月间,陈怀白同杭苇、唐文粹负责筹建云和县立简易师范学校。9月,学校正式开学,陈怀白与杭苇一起参与教学工作。学期结束后,陈怀白又被派往云和县最偏远的高岩乡担任乡建指导员。
1939年6月,云和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势恶化,党组织命令已经暴露和可能暴露的地下党员撤离云和。陈怀白离开云和,到金华浙江省战时保育会工作,负责创办《浙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