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静)近日,凤凰山街道阜安门社区河上小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社区的组织引导下,小区居民们自发聚集在一起,开展绿化补种活动。大家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挖坑,有人搬运树苗,有人浇水灌溉,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以前小区绿化没人管,看着乱糟糟的。现在大家一起动手,小区变得漂亮了,邻里关系也更亲近了!”居民严大爷一边忙碌着一边笑着说道。这一活动,正是阜安门社区创新基层治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缩影。
阜安门社区设立于2019年,地处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薄弱、城乡混居、流动人口多等复杂社情是社区发展初期面临的巨大挑战。“社区刚成立时,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就想着一定要先了解居民需求,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阜安门社区负责人说,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社区工作者秉持着“融合共治,阜民安居”的工作目标,坚持每日叩门入户,走遍了辖区的每一户人家,绘制出详细的“民情地图”,成为后续社区工作的重要依据。
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问题,社区干部每日巡查片区,按照“优先急、大、难”原则收集问题,并积极奔走对接。西郊片区、农场片区的路面得到修复硬化,污水管网问题得以解决,城西小学断头路、路灯等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逐一破解。“社区干部真的把我们的事放在心上,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居民李女士感激地说。
为打破“社区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局,阜安门社区构建起楼栋长、微网格长、业委会等多元主体共议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在金利花苑幸福社区改造和开转封期间,社区联合业委会组织多方代表共同探讨改造思路,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在道路拓宽等公共基础设施工程中,居民代表和热心人士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用群众的智慧解决群众的问题。
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构建“共护共享”长效机制。创新设立的“阜民公益银行”,通过积分与志愿服务的兑换,引导居民深入参与社区事务。此外,社区还通过举办“我们的节日”、邻里节等文化活动,增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河上小区在举办邻里节活动后,居民关系愈发紧密,自发组织了监控安装、违建车棚拆除等一系列活动。
从最初的基础设施薄弱、居民参与度低,到如今居民主动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参与社区事务,阜安门社区实现了从“物理聚合”到“情感融合”的转变。接下来,阜安门社区将继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让辖区居民们从“不知道社区”到“有事找社区”,再向“社民共治”转变,将治理转化为“家人共营家园”的日常实践,为城乡融合探索丰富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