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广角

多部门联合整治氢气球打造放心成长环境

本报讯(记者 叶益鹏)校门口、夜市旁造型可爱的氢气球,一旦受热或者遭遇明火,转眼就可能发生爆燃,随着近期天气逐渐转热,此类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连日来,县应急管理局联动县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对县城内各人员密集场所的氢气球摊位进行整治,引导从业者采用合法合规且更加安全的氦气球,为少年儿童营造安心放心的成长环境。

下午4时许,盼盼幼儿园即将放学,售卖气球的摊主也几乎同时出现,执法人员上前时,已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摊位前准备购买。据了解,商贩售卖的均为氢气球。同一时间,执法人员还在附近的城西小学门口发现了另一位摊主,除销售氢气球外,该摊主还在居民区内采用网络上的“土方子”,通过化学反应自制氢气并为气瓶充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现场教育指导,两位摊主均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险性。随后,执法队来到储货仓库,查封扣押已充装氢气的气球及制气设备,并对涉嫌非法制造、储存危险物质的人员进行传唤。

据介绍,合规生产的气球应使用氦气填充,但单个氦气球的成本约为5元,单个氢气球的成本则仅需0.7元。部分商家为节省成本,选择用氢气填充气球,相比稳定且不易燃的氦气,氢气易扩散且易燃易爆,只要遇到静电、电气火花、烟花等微小火花即有可能引发剧烈燃烧或爆炸,不论是夏天被存放于气球中长期暴晒,还是商家使用氢气填充气球时操作失误,都将为携带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违规制售氢气球的行为已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如果要制作气球,必须依法依规使用氦气等惰性气体。”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广大市民,特别是携带儿童的家长,在购买此类商品时警惕低价气球、主动询问并核实气球内的气体种类,避免商家“以氢充氦”。

安全防线需全民共筑。未来,各相关部门将继续联合推进,依法整治违规氢气球,严把市场准入关,确保商品安全合规。同时,也鼓励市民积极举报违规售卖氢气球的行为,协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监管氛围。

2025-04-18 15 15 今日云和 content_544817.html 1 3 多部门联合整治氢气球打造放心成长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