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广角

云和扎实推进“四普”工作

本报讯(记者 雷倩)为扎实推进我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连日来,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县域15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遗址开展科技考古的高程影像采集、地质采样分析、系统钻探等工作,初步确定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及范围,为后续的保护利用提供准确数据。

在云和狗槽山遗址现场,记者看到考古工作人员正利用洛阳铲不断地向下钻探,并将铲出的土块根据深度不同整齐地摆放在地上。“近些年,我们对云和进行了多次考古勘探工作,发现了80多处先秦时期遗址信息,而这一次调查会更加细致。”勘探队负责人李强强告诉记者,他们会在遗址现场相距10米位置就打一个钻孔,通过规律钻探,对铲头带出的土样结构、颜色和包含物进行辨别,从而判断地层堆积情况以及地下文物遗存的分布情况,最后再做细化分析。

“云和遗址的文化层厚度都不一样,浅的有一、二米,最厚的有五米多。”本次考古勘探工作,考古队分别前往了狮山、石板桥、狐狸山、青龙山、凤凰山等15处有文化地层的遗址进行重点调查,基本确定遗址范围、面积、文化层厚度以及遗址产生的大概年代,从目前采集的信息来看,这些遗址年代集中在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还发现了部分历史时期遗址。“今年以来,我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调查工作持续推进,近期,普查队将对15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遗址进行详细考古勘探,新发现文物调查是我们最近重点工作之一。这些新发现的遗址,为我们后续研究云和地区的古代文明发展脉络、社会结构变迁、生产生活方式等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克新说。

通过此次详细勘探工作,考古人员准确掌握遗址的关键信息,为县域“四普”新发现文物增加了数量、丰富了类型,为后续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指明了方向。此次多学科联合对古遗址的调查勘探工作也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增强了公众对考古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2025-03-28 15 15 今日云和 content_539916.html 1 3 云和扎实推进“四普”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