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云和雪梨花会助传统村落“花式”破圈

本报讯(记者 叶益鹏)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趁着春暖花开的好时节,3月23日,第三届云和雪梨花会活动在元和街道梅湾村包山自然村盛大开幕,当地梨农精心打扮、载歌载舞,与三千余名游客共赏春日盛景、共祝新年丰收,在“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春日诗行中,见证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旅经济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步入春日梨园,虬枝盘曲的百年老梨树与近几年种下的新梨苗相映成趣,目光所及,簇簇梨花缀满枝头,淡淡花香沁人心脾。除了赏不尽的美景,还有悠扬婉转的乐曲声萦绕耳畔,梨农们在树下搭起舞台,用插花祈福、表梨帖、唱定风歌、演包山花鼓戏等传统民俗表演为游客们讲述过去一年的好收成,虔诚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再获丰收,欢畅热烈的氛围引得现场掌声连连,让不少游客留下了对包山民俗文化与云和雪梨产业的美丽初印象。

“雪梨已经吃过好几回了,来种雪梨的村子游玩还是头一次,从城里开车过来山路很崎岖,但到了现场,看到满山的梨花、热闹的游客,还有这么精彩的表演,就感觉不虚此行,来得非常值得!”现场游客刘倩表示,除了传统表演,梨农们以箬叶包装雪梨的技艺、枝头悬挂的梨帖与廉言廉语、家风家训也传递出浓浓的“文化味”,让她格外喜欢,连连点赞。

有“繁花”,自然也少不了“硕果”,漫山遍野的花海背后,是当地雪梨产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云和雪梨的重要发源地,包山村共有梨园2000余亩,其中1000亩由村集体管理,剩下的则交给村里的梨农种植,在云和县雪梨产业创新集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助推下,雪梨及其相关产业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约70万元的收入,为从事雪梨种植的梨农增收3万余元。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发掘传统文化,推出特色活动,这座偏远山村还收获了不少每年定期赶来赏花赏景的“忠实游客”,让许多村民有了在家门口创业增收的机会。

“这边美丽的风景和欣欣向荣的产业,让我对‘两山’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现场青年学生蓝叶天说,看到家乡的雪梨产业发展得这么好,这么受关注,他也格外自豪。

以梨花为媒,包山村不仅向八方游客展现了云和雪梨产业的蓬勃生机,还在其中探索出了一条传统文化赋能、生态价值转化的乡村振兴路径。梅湾村党总支书记潘叶伟表示,未来的包山村将不遗余力做强产业、扮靓风景,不仅要“把乡村建在公园上”,更要“将产业建在美景上”,用当地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持续赋能农文旅产业发展,让好风景真正变成乡亲们的好收获、好日子。

2025-03-28 15 15 今日云和 content_539904.html 1 3 云和雪梨花会助传统村落“花式”破圈 /enpproperty-->